苹果全家桶:用了三年,我不得不说…劝你别买!
2020年年末,苹果的Apple One订阅服务横空出世,号称是苹果生态用户的“必备良药”。眼瞅着就要五年了,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掏钱?我只能说,这得看你是不是那个“冤大头”。
作为一款号称“大包大揽”的服务,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有时候,单独订阅你需要的几个服务,反而更省钱、更划算。这,就是Apple One如今的尴尬处境。
Apple One 个人版:省钱的陷阱还是真香?
Apple One 目前有三个套餐,号称层层递进,优惠也越来越多。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最基础的个人版,每月19.95美元。你以为你买了什么?Apple TV+、Apple Music、Apple Arcade,以及少得可怜的50GB iCloud+。
这50GB的iCloud+,简直就是个笑话。别看它写着“+”,但那些诸如iCloud私密转接(隐藏IP地址)、隐藏邮件地址、HomeKit安全视频支持,甚至自定义电子邮件域名等等高级功能,都不能抵消它存储空间上的吝啬。在如今这个照片动辄几十MB,视频更是几百MB的时代,50GB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用户来说,都显得捉襟见肘,更别提那些重度用户了。

Apple One 把一堆服务堆在一起,就想收割你的钱包?
我们来算一笔账: iCloud+那点空间价值0.99美元,Apple TV+ 9.99美元,Apple Music 10.99美元,Apple Arcade 6.99美元。这样算下来,Apple One 个人版号称能比单独订阅省下9美元。省是真的省了,但你真的都需要吗?
如果你恰好是Apple Music和Apple TV+的重度用户,那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但如果你平时只听听歌,那为了这9美元的差价,硬着头皮去用那些不怎么用的服务,简直是本末倒置。花钱买省心还是买鸡肋?你自己掂量吧。
Apple One 家庭版:真的适合全家桶吗?
家庭版是中间档次,和个人版大同小异,但有那么点“例外”。
顾名思义,这玩意儿可以和五个人分享。如果你一家老小都用苹果设备,那听起来似乎能省点钱。但请注意,是“似乎”。
iCloud+的容量提升到了200GB。听起来不错?分摊给五个人,每个人也就40GB。别忘了,现在手机照片动辄几个G,200GB勉强够用,但绝对谈不上“宽裕”。

《人生切割术》确实是Apple TV+的亮点,但为了它买全家桶?
家庭版每月25.95美元,号称比单独订阅便宜了11美元。这其中包含了iCloud+升级到2.99美元的费用,以及Apple Music家庭版的16.99美元月费。乍一看还行,但前提是,你家里那五个人都得是Apple服务的忠实用户。如果只有一两个人用,那这钱花得就不值了。对于独居人士,家庭版更是鸡肋。你还不如老老实实订阅个人版,再单独升级iCloud空间。
Apple One 高级版:割韭菜的终极套餐?
最高级的Premier版,37.95美元每月。贵是真贵,但它提供的服务也是“最全的”。
核心服务和家庭版一样,可以与五个人分享。但iCloud+的容量直接飙升到2TB,单独购买也要9.99美元。这倒是唯一一个看起来还算有诚意的升级。
除了常规的Apple TV+、Apple Music和Apple Arcade,它还捆绑了Apple Fitness+(每月9.99美元)和Apple News+(每月12.99美元)。

Apple Fitness+ 被塞进了高级版,但这运动课程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苹果号称,高级版能帮你省下29美元,因为如果单独订阅这些服务,总价高达67美元。听起来很美,但前提是,你和你的家人真的会用这些额外的服务吗?不是每个人都想用Apple Fitness+跟着屏幕里的人“跳操”,也不是每个人都对News+上的那些新闻杂志感兴趣。如果这些服务你根本不用,那这“省下”的29美元,不过是你为用不上的东西付的钱。
Apple One 的未来:画个大饼接着忽悠?
虽然Apple One一直标榜着“超值”,但它的价值提升,更多是伴随着苹果自身服务内容的扩展。Apple Music和Apple TV+的内容库确实有进步,Apple Arcade的游戏也越来越多——但这些进步,难道不是所有订阅用户都应该享有的吗?和Apple One这个捆绑销售有什么必然联系?
有传言说,苹果可能会推出什么“AI健康伴侣”,利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本地处理。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未来可能捆绑进Apple One的服务。毕竟,高级版里已经有了Apple Fitness+,再加个AI听起来也“合情合理”。甚至还有人YY说,Apple Intelligence也许能给Apple One用户提供什么“高级AI功能积分”。
这些不确定的未来,说白了就是苹果画的又一个大饼。他们总想着把服务捆绑销售,收割更多用户的钱包。对于那些对苹果生态有“刚需”的用户来说,Apple One或许是个“勉强接受”的选择,但对于多数人来说,真没必要为了省那么一丁点钱,去买一堆用不上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