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ari在iOS 26、iPadOS 26和macOS Tahoe上的更新,带来了一堆UI调整、Web应用与HDR照片的改变,以及其他零碎的小优化。这篇文儿我来给你扒一扒这些所谓“新特性”到底长啥样,用起来又是个什么鬼。
WWDC的重头戏当然是操作系统,但苹果改了系统,那些跑在上面的App自然也得跟着瞎折腾。Safari就是其中之一,它被“更新”到了beta 26,跟iOS 26、iPadOS 26和macOS 26 Tahoe那套编号体系强行对齐。
这三个平台上的浏览器都有些明面上看得到的改动,但更多的“优化”藏在水底下,根本没细说。根据WebKit那个所谓的“官方博客”的说法,Safari 26的beta版居然有“惊人的”67个新功能和107项改进。呵,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下面我来挑几个如果你是Safari重度用户,可能“被迫”要关注一下的“重点”。
Liquid Glass——液态玻璃?我只看到了液态槽点!
2025年这套新的UI主题,美其名曰“Liquid Glass”,就是把按钮、面板和窗口都弄成了“玻璃质感”。听起来高大上,实际就是一堆透明、折射,美其名曰“最小化菜单”的鬼东西。
落实到Safari上,这套“液态玻璃”就变成了悬浮地址栏,元素颜色会根据你当前看的网站变来变去,而且按钮好像也比以前少了。我就问问,变来变去好看吗?
在iPhone上,地址栏变成了屏幕底部一个悬浮的圆条。以前底部五个按钮的区域没了,现在只剩一个返回键,和一个点点点(就是那个“更多选项”)。

iOS 26里Safari的新UI,果然把前进和其他按钮都藏起来了,美其名曰“简洁”。
你现在根本看不到前进按钮,非得按住返回键,才会弹出来一个框,里面才有。同理,书签、标签页和分享菜单也都被藏在了那个点点点按钮下面。这不就是把用户常用功能,刻意复杂化吗?
这么做的“好处”据说是Safari能给网站腾出更多屏幕空间。但牺牲了操作便捷性,值得吗?
macOS和iPadOS版本的Safari也搞了这套东西,只不过地址栏和选项放在了屏幕顶部。标签页呢,如果需要,也会在一个独立的浮动椭圆形条里打开,界面按钮同样少得可怜。真就“内容优先”呗,把用户当傻子,不需要操作是吗?
这种“更流畅、内容优先”的Safari设计,就真的对用户有益吗?我看未必。
Web应用?不过是把所有网站都“强行”包装!
iOS和iPadOS的Safari用户从2008年开始就能把网站图标放到主屏幕了。当时这么做的网站,会以Web应用的形式呈现,那些没这么设计的,则会正常用Safari打开。这还算有点选择权。
可到了26版本,这事儿变了,现在所有网站都会默认以Web应用的形式打开,不管它是不是真的设计成了Web应用。这不就是“一刀切”吗?

Safari在macOS 26 Tahoe中的样子,一片“简洁”。
虽然苹果官方会说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挺“有用”,但用户仍然可以通过“添加到主屏幕”功能,并在创建图标时禁用“以Web应用打开”选项。禁用这个选项后,它就会在你设置的默认浏览器里打开。多此一举,真的有必要吗?
HDR照片?姗姗来迟的“高清”!
Safari里对HDR内容的支持,简直是“一言难尽”了好几年。虽然Safari 14在2020年就增加了HDR视频支持,但它对网页中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却一直不闻不问。
现在好了,Safari 26终于“开恩”了,网页里嵌入的照片现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正确显示了,美其名曰“利用”了HDR特性。这不就是基本功能吗?拖了这么久才搞出来,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对普通用户来说,这大概就是说你能在网站上看到“更生动、色彩更准确”的照片了。就这?
SVG图标?小修小补的“聊胜于无”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改动是支持了SVG图标。SVG是一种矢量图像格式,理论上讲,它很适合做图标,无论大小都能保持清晰。但实际上,又有多少网站会特意去用这个呢?
这次的“新功能”适用于浏览器里几乎所有放置图标的地方。包括起始页、收藏夹和网站的小图标。一个细节上的“改善”,对用户体验基本毫无感知。
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改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顶多就是网站图标放大后可能没那么“马赛克”了。一个锦上添花,更像是在凑数的功能罢了。
App内置网页、GPU使用,以及其他“开发者专属”的鸡毛蒜皮
一个叫SwiftUI的新API,“允许”开发者把网页内容集成到苹果平台上的App里。这包括在App里加载网页,美其名曰“帮助”网页开发者更容易构建“真正”的App。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为了推动自家生态的又一个“小算盘”。

在iOS 26中制造一个Web应用,麻烦。
WebGPU是一个JavaScript API,据说用来在GPU上运行程序。它跟WebGL类似,都能利用GPU的性能在浏览器里渲染内容,但据说“翻译开销”更小,跟Metal的映射也更好。这玩意儿早在一年前的Safari Technology Preview里就能用了,现在才正式发布。这速度,简直是蜗牛赛跑。

一个“Pretty”文本环绕函数示例。美其名曰:让文本边缘更平整,去除突出的行。谁会在意这个?- 图片来源:WebKit博客
网页设计师还能用上CSS锚点定位、滚动驱动动画、进度函数,甚至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文本环绕功能。它确实叫做“Pretty”,据说能调整文本环绕,让文本边缘更平整,去除那些“尖锐突出的线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一个能感知到的优化。
虽然是不同操作系统,但那些用Apple Vision Pro的开发者,也能“利用”沉浸式视频的改动。visionOS里的Safari据说支持更多沉浸式视频类型。呵呵,这跟普通用户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