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又一次成功规避了一笔巨额赔偿!在旷日持久的Optis iPhone无线专利诉讼案中,美国上诉法院竟然推翻了高达3亿美元的判决。这波操作,简直是“专利流氓”们的噩梦,却是库克老爷子(如果他在世的话)会笑醒的消息吧?
话说这事儿,打从2019年就开始了。Optis无线科技公司,就是揪着苹果的4G LTE专利不放。您猜怎么着?苹果在这场拉锯战里,已经“败走麦城”两次了。然而,每次败了又能绝地反击,这回又是靠着上诉法院的“神助攻”,愣是第二次避开了罚款。
根据美国联邦上诉法院6月16日的判决,2022年那项要求苹果赔偿Optis 3亿美元的裁决,简直就是一张废纸,直接被打回了德克萨斯州的原审法院。据路透社报道,原因是程序上出了点幺蛾子,影响了判决结果,所以必须重审!
三名大法官组成的小组认为,问题就出在美国地区法官罗德尼·吉尔斯特拉普。他设定的陪审团裁决表格,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当初,苹果和Optis都强烈要求,表格里应该把“苹果是否侵犯了专利”这个问题,拆分成“每项专利是否侵权”来问。然而,这位吉尔斯特拉普法官呢,他偏不!非要来个“一刀切”:就问一个笼统的问题——苹果到底有没有侵犯专利?
上诉法院的文件里明确指出,这种“一竿子打死”的提问方式,剥夺了苹果“针对每一项法律指控获得独立裁决”的权利。一个问题,直接就把所有指控都给涵盖了,而不是针对某一项单独判断。
搞得好像只要苹果侵犯了任何一项专利,陪审员就得说“是”,而且这个“是”还直接套用到所有指控上。这逻辑,简直是体育老师教的!
为此,上诉法院的法官们直接下了死命令:撤销原审的损害赔偿判决,给我重审!这下可好,一场官司打成了“连续剧”,还没个头。
裁决出来后,Optis的发言人嘴上说着“我们仍然高度自信,终将获得公平的专利侵权赔偿”,但估计心里早就MMP了。至于苹果?嘿,至今没吭声。毕竟,赢了面子也赢了里子,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几百万几百万地折腾,就问累不累?
这起诉讼,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Optis对苹果提出了诉讼,涉及七项与LTE蜂窝标准相关的专利。一年后,苹果在审判中败诉,最终被判向Optis支付高达5.062亿美元!这数字,听着就肉疼。
然而,到了2021年4月,苹果又一次“金蝉脱壳”,成功争取到了对判决的重审。理由是判决“存在严重疑虑”,而且陪审团的指引方式“玷污”了争议的公正性。说白了,就是觉得判得不公平,流程有问题。
当时,陪审团根本没被告知“FRAND条款”具体是啥。吉尔斯特拉普法官自己都承认,这确实让判决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不过,法院也说了,重审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苹果有没有侵权,而是为了调整赔偿金额。这操作,简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少赔点钱呗!
结果,2022年5月的重审,赔偿金额果然从5亿多降到了3亿美元。而现在,连这3亿美元的判决都已经被联邦上诉法院给撤销了。好家伙,这钱还没焐热呢,就又飞了。
至于新的重审日期?目前还没定。看来这场“专利马拉松”还得继续跑下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Optis在这次诉讼中一分钱没拿到,他们也未必亏。就在今年5月,英国上诉法院就裁定,苹果向Optis支付的5643万美元赔偿金(加利息),简直是“侮辱性”的低,苹果应该支付5.02亿美元!看看,海外市场才是真正的“提款机”啊。不得不说,苹果在全球的专利战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漫长。这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交锋,更是企业间对核心技术壁垒的争夺,以及对市场主导权的博弈。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些官司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最终都会以或多或少的方式,影响到我们能用到的产品和享受到的技术服务。所以,这些所谓“差评”背后,其实是对大厂垄断和不合理商业行为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