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这次在visionOS 26里宣称的那套Persona大升级,说什么更逼真了,简直是忽悠人的新高度。咱们来好好对比一下,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哪些进步,又有哪些让人无语的地方。
还记得苹果Vision Pro刚露出Persona这鬼样子的时候吗?模糊、僵硬,简直就是个半成品。什么胡子啊头发啊,全都扁平一块,睫毛直接消失,表情更是少得可怜。当时我就吐槽过,这哪里是“Persona”(虚拟形象),分明是“Frightena”(吓人精)!
后来visionOS 2倒是升级了一下,细节和表情是多了一点,还加入了Spatial Persona。但说实话,也就那样吧,在我看来,那充其量是“烂中求好”,而不是“脱胎换骨”。苹果现在吹嘘visionOS 26是“彻底重塑”?得了吧,从我的体验来看,它顶多算是在及格线边缘徘徊,离“自然”还差得远。
有个词儿专门形容这种数码模拟人物的,叫“恐怖谷效应”。简单说,就是人物做得不够真实,反而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毛骨悚然。初代的Persona,那简直就是恐怖谷的活教材,看得人浑身难受,简直是夜不能寐。

Persona一开始确实糙得要命,但每次更新都有那么一丁点进步
第二代的Persona,勉强算是从恐怖谷边缘挣扎出来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点”。静态图片看起来还行,可一旦动起来,表情啦,一些面部特征啦,直接就穿帮。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动作,你就能看出它还是个“假人”。
举个例子,以前那些版本的Persona,我的眼睛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永久性眯眼”状态,就好像我常年没睡醒一样。新的版本嘛,倒是能“相对准确”地展现我的脸、我的表情,甚至连我脸部的一些“细微几何结构”都能勉强看出来。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别指望它能真跟真人一样。
我的头发?嗯,怎么说呢,虽然离真实还差十万八千里,但确实比以前的版本“更接近”了。还有,Persona总算是有了3D的耳朵,这是个进步,至少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个“平面纸片人”了。但这种进步,也仅仅是填补了之前的巨大空白,离“真实感”还远着呢。
以前的Persona,看起来就像个朦朦胧胧的劣质游戏角色。现在呢?勉强算是像我开了个视频聊天软件,用了滤镜,然后背后加了个数字背景。你把它放大到全屏,立马穿帮——像素感、纹理都透着不自然。指望它能以假乱真?想多了。

visionOS 26里的Persona表情确实自然多了,虽然还是像个假人
然而,在视频通话或者作为Spatial Persona使用的时候,它勉强能给你一种“哦,好像是真人”的错觉。但这种错觉,也就维持到对方动起来为止。一旦Persona开始动,它的脸部几何结构,比如嘴唇边缘或者眉毛,就会诡异地“黏”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数字模型。这动画效果,简直是重金打造的“僵尸跳”啊!

一转头,耳朵后面立马穿帮,啥都没有!
更坑爹的是,Persona只管你脸部和头部的“前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直接就是个黑洞。苹果确实想办法把这部分往后延伸了,耳朵也勉强补上了几何结构,但你只要一转头,后面就是空荡荡一片。这哪是Persona?这是“半身像”吧!细节决定成败,这种敷衍了事的细节处理,我真的很难夸它。
Persona的设置过程倒是没变。还是你得摘下Apple Vision Pro,吭哧吭哧地扫描你的脸,等上几秒钟,然后你的“假人”就生成了。接着你可以调调光线,或者加个眼镜什么的。整个流程就像是玩一个半吊子的3D建模软件,体验平平。
苹果想为Apple Vision Pro打造逼真的虚拟形象,这条路确实走得磕磕绊绊。不过,现在这第三代Persona,也算是勉强能看到一点进步的迹象了。大概,等到搭载visionOS的设备真正普及的时候,Persona才能做到和真人“几乎”分不出真假吧。但照现在的进度,我觉得那还得是猴年马月的事。
Persona是必要发展?我看未必
说实话,现在这Persona看起来确实有点蠢。明明你可以用家里的其他设备,轻松地打个FaceTime电话或者开个会。非得戴个头盔,然后用个半吊子的虚拟形象?这逻辑我有点理解不了。但话又说回来,也许未来XR设备普及了,这种现状会改变吧。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态度。

苹果确实需要继续开发Persona,但别老是半吊子啊!
想想看,能不举着iPhone就能打FaceTime电话,听起来是挺美好。当然,现在也有支架、桌面底座,或者传统的显示器摄像头。但那些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而Persona号称能让你免提通话,不用担心摄像头位置,也不用管光线好不好。你的Persona,头发、妆容、气色永远在线,所以也不用担心黑眼圈什么的。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体验嘛……你懂的。
现在能用上Persona的人很少,就那么一小撮。但如果未来visionOS产品降价了,变得更便宜,那么使用Persona的人可能会大幅增加。当然,苹果也可以考虑把Persona搬到iPhone、iPad和Mac上,扩大它的应用范围。不过按照苹果的尿性,估计又要搞个什么“独占功能”。
想象一下,以后你开会,不再是用什么表情包,或者顶个恐龙头,也不是用那些奇奇怪怪的变脸滤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数字木偶”,长得跟你差不多。这听起来似乎是下一步的自然演进,也可能是苹果用来帮助人们过渡到3D虚拟形象的一种策略。但这个木偶如果还是现在这副德行,估计没几个人会买账。

Apple Vision Pro只是visionOS产品线的第一个,别卖这么贵就行
苹果应该考虑为Persona增加多版本存储功能,比如不同的发型、服装、妆容、眼镜,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或通话需求切换Persona。这在我看来是个基础功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有。难道是技术力不够?
平心而论,Persona在某些场景下已经够用了,但它在社交场合嘛,还是有点拿不出手。你现在要是敢用Persona跟你的家人朋友打电话,估计分分钟被他们赶出群聊。因为那一眼的“假”和“不自然”,足以让人觉得你很奇怪。这种社交障碍,除非苹果能解决恐怖谷问题,否则Persona难以普及。
如果苹果想让这项技术真正普及开来,那就得让它无处不在。也许未来有一天,你能在虚拟环境里看到CNBC的分析师用Persona来做节目,而不是在办公室里。但这前提是Persona能真正做到以假乱真,否则就是个笑话。
visionOS 26预计会在秋季发布,届时Persona的升级也会同步上线。现在嘛,它只面向开发者测试版,而且这测试版的问题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