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Eero路由器这玩意儿,号称能用合情合理的价格提供Mesh组网,还给现代iPhone用户带来Wi-Fi 7的速度,听起来挺美。但问题是,它家还有两款“高端”选项呢,Eero Pro 7和Eero Max 7。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两款所谓的“专业消费者级”产品,到底吹得有多玄乎。
科技发展确实快,这我承认。但你看看大多数人的家庭网络,那可真是“原地踏步”。虽然Mesh组网和新Wi-Fi标准层出不穷,网络速度和覆盖都在提升,可用户换手机、iPad跟玩儿似的,动辄更新换代,一到家里的无线网络,一个个都成了“钉子户”。运营商装的啥,就安心用啥,根本没啥换硬件的欲望。
现在Wi-Fi 7都来了,消费级网络的速度和容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实是升级家里的好时机。毕竟大家对带宽的需求那叫一个水涨船高,尤其是家里人多的,对网络的要求更是迫在眉睫。亚马逊Eero瞅准了这个机会,抛出诱饵:速度快、Mesh Wi-Fi覆盖广,价格也“相当不错”。
行吧,咱先简单粗暴地对比一下这两款号称Wi-Fi 7时代的当红炸子鸡——Eero Pro 7和Eero Max 7,看看纸面数据到底有啥区别。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规格参数
规格 | Eero Pro 7 | Eero Max 7 |
---|---|---|
价格 | 299.99美元(单台)/ 699.99美元(三台) |
479.99美元(单台)/ 1359美元(三台) |
尺寸(英寸) | 5.77 x 7.10 x 3.10 | 7.24 x 8.73 x 3.54 |
Wi-Fi标准 | Wi-Fi 7 (802.11be) | Wi-Fi 7 (802.11be) |
频段 | 三频 (2.4, 5, 6GHz) | 三频 (2.4, 5, 6GHz) |
理论速度等级 | BE10800 | BE20800 |
端口 | 2个5Gb以太网口, 1个USB-C (电源) |
2个10Gb以太网口, 2个2.5Gb以太网口, 1个USB-C (电源) |
处理器 | 四核Cortex A53 | 四核Cortex A73 |
内存 | 1GB | 2GB |
存储 | 4GB | 4GB |
覆盖范围(单台,平方英尺) | 2000 | 2500 |
智能家居 | Zigbee智能家居集线器, 蓝牙LE 5.0, 兼容Alexa, Thread, Matter (仅控制器), Amazon Connected Home |
Zigbee智能家居集线器, 蓝牙LE 5.0, 兼容Alexa, Thread, Matter (仅控制器), Amazon Connected Home |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外观设计
Eero Pro 7和Max 7这两兄弟,设计上都是“桌面型”路由器,也就是说,只能放在桌子上或者架子上,想挂墙上?不好意思,没门。这设计就直接限制了摆放位置,想随心所欲放置?那是不可能的。

Eero Pro 7 对比 Eero Max 7:背面视图
个头上,Max 7无疑是老大,尺寸达到了7.24 x 8.73 x 3.54英寸。Pro 7则小巧一些,为5.77 x 7.1 x 3.1英寸。要说它们有多“薄”,也就跟一本厚书或者竖起来的杂志差不多占地儿吧。
设计语言上,两者都有一个弧形侧面,印着Eero的Logo,显然是要冲着外面的。背面,也就是接口那一侧,插槽都被窝在底部的小凹槽里,旁边还开了散热孔,电源按钮也赫然在列。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无线连接
Pro 7和Max 7都支持Wi-Fi 7标准,兼容性从802.11a一直覆盖到最新的802.11be。这兼容性范围确实广,理论上只要设置得当,任何设备都能连上。两者也都是三频路由,支持2.4GHz、5GHz和6GHz频段。但这里就开始有猫腻了。
Pro 7采用的是2×2配置,所有频段都是两根天线收发。而Max 7呢,在2.4GHz频段上也是2×2,但到了5GHz和6GHz频段,就直接提升到了4×4。换算一下,Pro 7只有6个空间流,而Max 7足足有10个。信道宽度倒是一视同仁,从20MHz到320MHz,两款都支持。看起来Max 7在无线性能上确实更强一些。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Pro 7 与 M4 Mac mini 大小对比
这差异意味着啥?Max 7能同时处理更多的无线数据流,带宽自然更大。Eero官方宣传Max 7的无线连接速度能达到4.3Gbps,比Pro 7的3.9Gbps高出一截。理论速度等级上,Pro 7是BE10800,Max 7是BE20800。这些都只是理论值,需要在完美无干扰、设备性能顶尖的理想状态下才能实现。但至少它说明Max 7在实际使用中,无线传输速度普遍会比Pro 7快。
再看覆盖范围,Pro 7单台号称能覆盖2000平方英尺,Max 7则达到2500平方英尺。可这些数据也是“理论覆盖”,实际情况就呵呵了。墙壁、门窗、家具、植物,甚至连人都能影响信号强度。所以,Max 7普遍会比Pro 7有更好的覆盖,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核心性能上,Pro 7搭载的是Cortex A53 ARM处理器,配1GB内存和4GB存储。而Max 7,名副其实的“Max”,升级到四核Cortex A73,内存也翻倍到了2GB,存储还是4GB。处理器和内存的提升,显然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更大带宽数据流和更复杂的网络需求。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Mesh组网
上述所有细节都基于单个设备工作的情况。如果你家大得离谱,或者墙壁信号衰减严重,那Mesh组网才真正派上用场。Mesh组网需要两台或更多设备,分散放置在家里。它们相互之间保持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共同组成一个无缝的网络,数据在各节点间传递,最终汇总到互联网。
Mesh网络通常会限制无线频段来连接各个接入点。Eero有自己一套叫TrueMesh的系统,号称能自动检测多点间的最佳路径,智能选择最佳回程频段来传输数据。它不是死板地用一个专用频段来承载所有网络流量,而是能选择未使用的频段,从而最大化吞吐量。这听起来很美好。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Max 7 与 M4 Mac mini 大小对比
这意味着,虽然两者都会处理Mesh组网,但性能表现千差万别。Max 7凭借更多的频段和更大的带宽,肯定会比Pro 7表现更出色。Max 7理论上在扩展覆盖面积方面也会更强。Eero宣称三台Max 7能覆盖7500平方英尺,而Pro 7只能覆盖6000平方英尺。这只是简单的数学乘法,没考虑无线回程时的信号损耗和干扰,显得过于理想了。
然而,如果Mesh节点都通过有线连接,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无线回程,覆盖范围的理论值就更接近实际。但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全屋拉网线显然是不现实的。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有线连接
每个Eero接入点的背面都有一排以太网端口,用来连接现有有线网络。在没有物理连接,需要Mesh网络充当桥接的情况下,这些端口也能为有线设备提供连接。Pro 7配备了一对自适应5千兆以太网端口,兼容更低速度的设备。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Pro 7 的两个 5Gbps 以太网口
Max 7则更“超前”,总共有四个以太网端口:一对2.5千兆以太网端口,再加上一对10千兆端口。这种配置对企业用户可能更具吸引力,毕竟10千兆网络目前搭建成本还很高。对普通消费者来说,Pro 7的5千兆连接都可能已经过剩了。
但是,保留未来网络升级的“余量”总是好的,这倒是实话。两款设备背面都有一个USB-C接口,但注意了,这只是个充电口,别指望它能干别的。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网络管理与智能家居
像其他网络设备一样,你可以通过浏览器管理Eero的设置。但现在更流行的是通过App来管理网络。Eero也提供了App来管理网络,并引导用户完成初始设置。在iOS上,这个App能显示连接速度、设备使用情况、家长控制,以及分享给客人的选项。这功能很“正常”,没什么特别的。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Max 7 有两个 2.5Gbps 和两个 10Gbps 以太网口
智能家居方面,两款产品提供了完全一致的支持:Zigbee智能家居集线器、Matter控制器功能,并支持Thread和蓝牙LE 5.0。由于Eero是亚马逊旗下的品牌,与Alexa和Amazon Connected Home的兼容性是标配。理论上,既然HomeKit支持Matter,那么它们与苹果的智能家居平台理论上也应该能兼容。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价格
亚马逊Eero Pro 7和Max 7都有单台、两台和三台的套装可选。Pro 7单台售价299.99美元,两台549.99美元,三台699.99美元。
而Max 7单台售价599美元起,两台1149.99美元,三台则高达1699.99美元。这价格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据了解,Pro 7和Max 7经常会有打折,而且折扣力度不小。所以真想入手的话,不妨等等看有没有好价。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专业与消费级考量
Eero Pro 7和Eero Max 7可以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两种用户类型,主要看你对网络容量的需求有多大。Pro 7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更合理的选择。普通用户压根儿用不上10千兆有线网络,除非你愿意为支持它的其它硬件大出血,那样的话,Max 7无疑就是个奢侈品。
Max 7就是纯粹的“性能怪兽”,不仅有线速度惊人,无线速度也是顶尖。两款中,它能提供更“坚固”的Mesh网络,如果带宽是你的G点,那它就是你的菜。但Max 7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这让它在消费级Mesh网络市场显得“性价比极低”。诚然,Pro 7单台覆盖范围略小于Max 7,但价格差异足以让你多买一台Pro 7来弥补覆盖,还更划算。
对大多数人来说,Eero Pro 7已经足够满足家庭带宽需求。它至少能在未来几年内为无线连接提供足够的“战力”,而且价格不至于让你血压飙升。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对网络有极度苛求的“发烧友”,Pro 7足矣。
Eero Pro 7 vs Eero Max 7 – 购买渠道
亚马逊上,Eero 7价格低至170美元,也能提供Wi-Fi 7。但本文并未深入探讨这款低端货,因为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Pro或Max型号才是应该考虑的。为了那多出的120美元/节点,Max版本确实物有所值。
Eero Pro 7在亚马逊有多种套装可选,起售价299.99美元。Eero Max 7,这货就是“过度强悍”的最佳代表,但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它的配置确实豪华,价格也摆在那里。同样在亚马逊有不同套装可选,起售价599.99美元。
后续还会推出详细评测,届时将深入探讨有线速度、无线回程效果,以及与仅支持2.4GHz设备的兼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