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OS 26 带来了诸多新特性,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多窗口选项。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妥协”呢?
曾几何时,我们对 iPad 上那点“残疾”的应用和文档窗口功能甘之如饴,甚至觉得挺好。现在回过头来看,简直像个傻子。这个新范式好到让人觉得,iPad 这玩意儿就该一直这么用。
这些新功能都集成在 iPadOS 26 中,目前仅仅是面向开发者的 Beta 测试版。预计在未来几周会有公开测试版,但最稳妥的做法还是等到九月官方正式发布。
届时,你大可以去下载 iPadOS 26,就算只为了它那“全新”的窗口系统也值了。
我们“失去”了什么,或者差点失去什么
有一个老功能被无情砍掉了,那就是“侧拉(Slide Over)”。这玩意儿之前允许你把 iPhone 风格的应用侧拉出来,悬浮在你当前工作内容的上方。
现在,它彻底没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台前调度(Stage Manager)”也人间蒸发了,结果发现它只是被“流放”到设置选项里去了。
“台前调度”推出也有些年头了,它本质上是一个应用或文档分组系统。你可以通过点击来在不同的应用组之间切换。虽然用起来是有点繁琐,但这确实是苹果为多任务操作所做出的努力。

“台前调度”现在被贬为系统设置中的一个选项,而不是控制中心里的快捷按钮了。
现在有了新的系统,“台前调度”存在的意义,大概只剩下满足那些“真爱粉”了吧。他们仍然可以去设置 > 多任务与手势中手动开启。
对于其他人,苹果干脆让这个功能“深藏不露”,不让你有机会意外发现,除非你刻意去设置里挖土。之前控制中心里的快捷开关没了,不仅默认不显示,甚至连冗长控制选项列表里都找不到了。
所以,如果你喜欢“台前调度”,它还在就好。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控制中心一键切换,这就有点让人膈应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苹果是想推着你用新的窗口系统,那人家觉得“苹果最懂你”。而这次,这话听起来倒不完全是讽刺——因为这些新窗口确实不赖。
如何在 iPad 上开始使用新窗口
新系统默认开启,所以你不需要做任何额外操作,只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它的各种选项即可。但那个“熟悉的”设置面板,除了包含“台前调度”外,还有针对全屏应用和窗口应用的选项。

默认情况下,你选择的是“窗口应用”选项,但你可以切换回旧版的“全屏”模式。
这些选项与其说是开启功能,不如说是关闭“台前调度”。但如果你选择了全屏模式,后面就无法自由移动和调整窗口大小了。
另外,如果你选择了窗口应用,你就无法再通过从左下角轻扫来截屏,也无法从右下角轻扫来启动新的快速备忘录了。这些习惯性的操作就此作古,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除了上述之外,选择全屏应用意味着你启动任何应用时,它都会占据整个屏幕——这和 iPad 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这么做。而选择窗口应用后,应用会以窗口形式在屏幕中央打开,周围留有宽阔的边框,显示桌面和 Dock 栏。
它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强调你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应用,多个窗口。而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打开其他任何应用。

每个窗口右下角新增的缩放拖拽柄
接下来就是移动和调整窗口大小,这可能是你最常做的操作了。要调整窗口大小,你需要按住右下角新增的拖拽柄,然后拖动直到应用达到你想要的大小。
当然,这也有局限性,比如应用不能窄到一定程度,也不能短到一定程度,这还取决于具体应用。
但一旦你使用了拖拽柄将应用缩小到非全屏状态后,你也可以按住窗口顶部的标题栏来拖动并重新定位它。不过你得小心,别碰到那里出现的任何控制按钮,窗口越窄,这个操作就越困难。
此外,根据你放置窗口的位置,iPad 的其他元素也可能会在你想要拖动它时碍事。如果窗口非常靠近屏幕顶部,那么点击它并开始拖动可能会意外唤出应用的菜单栏。
如果应用靠近屏幕右上角,则很容易不小心点到控制中心。

当你试图从屏幕顶部附近拖动时,很容易误触控制中心或应用的菜单栏。
不过,你会慢慢习惯这些手势的,还有三个新的手势可能会有所帮助。用手指或 Apple Pencil,你可以按住窗口的标题栏,然后向上轻弹。
如果你直接向上轻弹,应用就会全屏显示。如果将其轻弹到右上角,它会自动调整大小以占据整个屏幕的右半部分。

Numbers(左)自动占据了屏幕右侧,因为它的窗口被轻弹到了右上方。
同理,向左上方轻弹会使应用占据屏幕的整个左侧。
这就属于那种需要时间才能掌握好的手势了。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用不同的手来轻弹似乎更容易成功。例如,向右轻弹时,用右手似乎更方便,而向左轻弹则反之。
无论你如何轻弹,你都可以点击窗口顶部并向下拖动,使其自动恢复到以前的大小。不过,它不会自动回到你轻弹前的位置。
窗口位置控制
还有一种移动应用窗口的方法,不需要轻弹或拖动,这种方法提供精确但有限的选项。
点击现在位于每个窗口左上角的三个交通灯图标。这会使它们弹出到更大的尺寸,以便你可以更轻松地选择其中一个。

iPad 上类似 Mac 的交通灯图标。
仅仅点击绿色的那个就会立即将应用扩展到全屏。但如果你按住绿色,你反而会得到一个类似 Mac 的弹出菜单,包含八个选项:
- 移至左侧
- 移至右侧
- 移至上半部分
- 移至下半部分
- 最大化全屏
- 排列两个应用程序,各占屏幕一半
- 排列所有打开的应用程序,各占屏幕三分之一
- 将应用程序移至四个角落

按住绿色交通灯图标可获得类似 Mac 的选项,用于自动移动和调整大小。
最后一个选项效果最差,至少在 11 英寸 iPad 上是这样,结果是上面两个应用窗口会遮挡住下面两个。这意味着你必须点击底部的应用将其置于前景,然后才能使用、拖动或调整该应用的大小。
分屏视图(Split View)何去何从
“侧拉(Slide Over)”被砍了,“台前调度(Stage Manager)”被“雪藏”了,而老旧的“分屏视图(Split View)”则处于二者之间。它依然存在,但却不如以前那么实用了。
过去,如果你同时打开两个应用,各自占据屏幕的一半,屏幕中间会自动出现一条垂直的小条。按住这条小条并左右滑动,你就可以增加一个应用窗口的大小,同时减小另一个。
这曾经也是退出分屏视图的一种方法,因为你可以将滑块一直拖到最左或最右,从而停止分屏。
现在,如果你并排放置任何两个应用,无论它们是否占据整个屏幕高度,你都会看到分屏视图的滑块。你可以像以前一样用它来调整大小,但它不能关闭应用了。

分屏视图中应用之间的垂直拖动条依然存在,但其用途变得更加有限。
另外,当你并排放置三个甚至四个应用时,它们之间也会出现这个滑块,但可能没有空间移动了。例如,如果你使用了 iPadOS 26 的窗口选项将三个应用分屏在屏幕上,那么这个滑块就毫无意义了,因为这三个应用已经达到它们能达到的最窄宽度了。
一个额外的“优点”
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定位和调整应用窗口的大小,甚至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仍然坚持使用全屏应用,这套新系统也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巨大优点。
那就是在同一个应用中打开第二个或后续文档。以前这也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一些“扭曲”的操作,而且你几乎不可能偶然发现这种方法。
现在,你只需找到应用图标即可。这可以通过从底部向上轻扫来调出 Dock 栏(如果你的应用是全屏),或者点击桌面上的空白区域,然后所有打开的应用窗口都会自动移开。

现在,按住应用图标会弹出这个极其有用的菜单。
一旦你看到应用图标,你现在可以按住它以获取一个新的弹出菜单。该菜单包括“新建文档”或“新建窗口”——或者根据开发者的不同,两者兼有。
目前,这有些不一致,因为你会期待“新建窗口”会给你当前已打开文档的第二个视图。然而,它却让你选择打开另一个文档。
所以这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就像大部分新的窗口系统一样。但总的来说,一切都像你作为一个 iPad 用户所期望的那样运行——而且更好。
在 WWDC 2025 上苹果发布的所有产品中,没有什么比 iPad 窗口系统的这次改变更“激进”了。可能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惊喜了。
当然,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能立竿见影地带来实际效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