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不断调整产品关税的背景下,苹果正在大幅调整其供应链策略,这一调整的幅度和速度,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iPhone中,高达97%的产量预计在2025年3月至5月间被出口至美国,而这一比例在2024年还仅为50%。
据最新报道,2025年前五个月,富士康从印度出口到美国的iPhone总值已达到约44亿美元,仅3月一月就创下13亿美元的出口纪录,5月略微下降至不足10亿美元。这个数据,放在几年前,不少人可能觉得是假新闻。
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印度至美国的iPhone出口总值为37亿美元。这一增长与苹果在印度持续扩张产能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其对美国市场需求的优先调配策略。与其说是苹果“重仓印度”,不如说是苹果想尽一切办法避开潜在的关税风险,保障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前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希望苹果“不要在印度制造”,但产业趋势和经济现实让苹果几乎不可能将iPhone生产完全迁回美国。除了劳动力成本外,更关键的是美国本土缺乏成熟且庞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供应链的迁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面对时常变动的贸易政策,苹果不得不采取更灵活的策略。 这也给其他跨国企业提了个醒,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才是王道。
今年6月底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曾表示苹果预计将为关税支付高达9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而这还是基于无新增关税情况下的保守估算。这笔钱,最终恐怕还是消费者买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