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iPadOS 26的3D函数绘图,除了“能用”还有啥?
好家伙,苹果又来“重新定义”基础功能了!iPadOS 26这次居然把“交互式3D函数绘图”塞进了数学备忘录里。听起来高大上?不就是把一堆变量方程变成能“动”的玩意儿嘛。这功能还得追溯到iPadOS 18的数学备忘录,也就是说,这玩意儿起码“憋”了七八年才放出来,效率感人。
号称只要输入三变量方程,就能“即时生成”3D曲面图。然后呢?无非就是常规的双指捏合缩放、拖动旋转,触控和Apple Pencil都能用。哎,这交互,不是智能手机和平板自打娘胎里带出来的基础操作吗?非得说成“亮点”,也真是词穷了。
就这还“数学变得触手可及”?
苹果把这3D绘图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iPad能“实时渲染”3D图形,还能随意 reposition、resize,直接复制粘贴到Keynote或者Pages里。听着厉害,但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图片或者模型导入导出吗?而且,号称全程不需要联网,纯设备端运行。废话,一个图形计算功能还要联网?那才是真的“灾难”吧。
- 想试试这功能?先打开iPadOS 26里的计算器或备忘录应用,然后切换到所谓的“数学备忘录”。
- 接着,得手动输入或写一个三变量方程,然后还要“点击插入3D图形”。
- 哦,如果你用了Apple Pencil,那就可以走高端路线,直接“圈选”方程。
这波操作下来,真是让人感慨,一个计算功能愣是整出了“高级菜谱”的感觉。号称这更新对学生和老师有用,尤其是什么微积分、工程学、物理学之类的。说的好像有了这个,抽象数学就能瞬间变直观了一样。别闹了,基础概念混淆了,再直观的工具也只是个摆设。
号称“创建3D图形从方程开始”,这不是废话么?
苹果号称iPad这种方式和传统的图形计算器不一样,因为它能让你“直接和输出结果互动”。什么旋转图形啦,从不同角度看啦,更好地理解变量关系啦。说白了,就是把以前计算器屏幕上的静态图形,变成了现在iPad屏幕上的可交互模型。技术进步是好事,但这种吹嘘的口气,仿佛是苹果发明了三维空间一样。
“暂时”不能干嘛,您倒是说说“能”干嘛啊?
既然敢说“目前不能干嘛”,那肯定得先看看它到底“能”干嘛。苹果自己也承认了,这工具虽然对单个方程“强大”,但不支持符号代数,也玩不了更高级的模型。而且,它就是为了“直接、视觉化地处理单个方程”而生的,别指望它能处理什么系统方程或者大数据集。说白了,就是个花里胡哨的“玩具”,离真正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还差得远。
想用这功能?先看看你的iPad是不是“命好”能支持Apple Pencil,还得是最新的数学备忘录版本。基本上,2018年以后发布的iPad Pro、iPad Air(第三代及以上),还有最近的基础款iPad,都在这个“幸运儿”范畴内。门槛不算高,但对于一个不算核心的功能来说,这要求也算是“精准筛选”了。
目前iPadOS 26还在开发者测试版阶段,据说七月份会有公测版,然后等到秋天,跟iOS 26和macOS Tahoe一起“正式发布”。到时候大家就可以亲自体验一下,看看这号称“改变数学学习”的功能,到底是真香还是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