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OS 26与macOS Tahoe对比速览

话说啊,作为那个所谓的要让 iPad 变得跟 Mac 一样强大的宏伟计划的一部分,苹果终于是把“预览”这玩意儿给塞到 iPadOS 里了。今儿个,咱就来扒拉扒拉,这 iPadOS 26 上的“预览”跟 macOS Tahoe 上的比,到底是个啥水平。

Mac 用户肯定对“预览”这玩意儿不陌生,基本操作就是,你有个 PDF 文件、文档啥的,或者一张图片想快速瞅一眼,直接用“预览”打开就行了。

这玩意儿好就好在,它是个轻量级应用,你不用为了看个图去开 Photoshop 这种“巨无霸”,也不用为了看个 PDF 去特意装个啥 PDF 阅读器。

打开应用的速度之快,有时候你在干活儿的时候,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别小瞧它,这小玩意儿其实还能搞点批注啥的,记笔记也挺方便。

以前啊,在 iPadOS 18 之前,iPad 上根本就没有“预览”这回事儿。毕竟那会儿 iPadOS 玩儿的是“应用优先”那套,不是“文件优先”,所以你通常都是先进了某个应用,再去打开文件。

至于 macOS 上“预览”那些扩展功能,iPad 上最接近的,也就是在“文件”应用里用“标记”功能,或者在“备忘录”里折腾 PDF 了。那叫一个别扭!

得咧,随着 iPadOS 26 的闪亮登场,“预览”这个应用终于在小小的平板屏幕上露面了。这是个号称能提升生产力的系统更新,官方说法是,这下 iPad 在实用性上更接近 Mac 了。嗯,真有那么神吗?

Preview iPadOS 26 vs macOS Tahoe – 外观:半斤八两,各有槽点

iPadOS 和 macOS 上的“预览”应用,当你直接打开、不带文件的时候,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初始界面。这就好比你进个门儿,一个是大开着门等着你,一个是隔着门缝不知道要你干啥。

macOS 版本呢,打开直接就是一个文件选择对话框,让你选你想预览的文件。这玩意儿吧,实用!直截了当!也没必要多余。毕竟 macOS 传统就是文件导向,给你个选择框,你往里拖就行了。

但 iPadOS 就没法儿像桌面系统那样蹦出来个对话框啊,所以 iPad 版“预览”打开之后,就是一整个应用界面。上半截儿大大地写着“预览”俩字儿,提醒你这是啥应用(生怕你忘了?),下半截儿呢,就是一堆堆图标和缩略图,都是能用这应用打开的文件。说实话,这布局有点像个半吊子的文件管理器,不够纯粹。

平板电脑屏幕显示一个文件预览窗口,其中包含图像缩略图和文档图标网格。时间显示为6月12日星期四16:46。电池已充满电。
iPadOS 26 上“预览”的初始界面

哦对了,旁边还有个侧边栏按钮,点一下能冒出更多选项,但同时也会把上面的一些筛选选项给隐藏起来。这“整理”方式倒是挺有“苹果特色”的,表面干净了,实际操作多了一步。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文件”应用,然后选择用“预览”打开某个文档,而不是用其他可能安装的应用。这算是个常规操作,没啥好吹嘘的。

一旦你打开了文件,两个应用都会呈现出相似的、极简的界面。顶部都有一排功能图标,都在内容上方,不碍事儿。这点倒是难得的保持了一致,值得肯定。

苹果大概是想让用户把注意力主要放在预览的内容上吧,其他功能呢,有,但不强求你用。这倒是符合它一贯的“隐藏复杂”的设计哲学。不过有时候,太“隐藏”了,就变成“找不到”了。

Preview iPadOS 26 vs macOS Tahoe – 功能:别扭的 Apple Pencil 优化

macOS 版的“预览”原先就提供了很多跟文档交互的方式,除了那些大刀阔斧的编辑功能之外。比如,根据文件类型,你可以给它加上批注。

对 Mac 用户来说,PDF 可以高亮,可以加笔记,可以用鼠标在上面涂画,还能加各种形状。这些都是基本操作,成熟得不能再成熟。

盈亏平衡分析表;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单位价格、总成本和利润。一张图表显示了销售额与总成本的关系。红圈突出显示了盈亏平衡点。
macOS Tahoe 上“预览”中的文档批注

不出所料,iPadOS 26 上的应用也能干这些事儿。虽然吧,功能图标的位置有所不同,但基本能干的事儿都差不多。这一点上,算是终于跟上了趟儿。

真正值得说道的,就是你想要标记文档的时候,Apple Pencil 的标记工具可以从屏幕底部呼出来。你确实可以用这个界面添加一些东西,比如文本框和形状,但这些工具也立马给你提供了在文档上胡乱涂鸦的机会。这就有点为了 Pencil 而 Pencil 的感觉,仿佛有了 Pencil 就一定要画点什么东西出来。

用 Apple Pencil 在照片上涂涂画画来标注编辑位置,确实比用鼠标直观多了。这一点是 iPad 的优势,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起来,而不是仅仅把 PC 上的功能生搬硬套过来,那才叫真进步。

要是遇到那种空白 PDF 表格需要填写,无论是 Mac 还是 iPad,都有办法搞定。它们都具备表格填写功能,能自动识别出需要你输入信息的区域。这个功能算是解决了很大的痛点,值得表扬。

平板电脑显示盈亏平衡分析,其中包括成本表、利润/损失以及成本与销售图表。已用红色标记和绘图工具面板进行注释。
iPadOS 26 上“预览”中的 PDF 批注

俩系统也都能让你添加预设好的签名。当然,在 iPad 上你也可以直接手写签名。这算是充分利用了 Apple Pencil 的优势,让签署文件可以不用再折腾到 PC 上,这一点给个好评。

再说回用户界面,macOS 上有个菜单栏,里面包含了你在“预览”里可能需要执行的所有功能。这是桌面系统长期发展的产物,功能强大且易于查找。

随着 iPadOS 26 的更新,平板上也神奇地多了一个菜单栏,功能跟 Mac 上那个差不多。这对于那些开始用 iPad 的 Mac 用户,以及追求生产力的“强迫症”用户来说,应该算是“聊胜于无”的补充吧。但说实话,平板的菜单栏,操作起来总觉得别扭,不如桌面系统来得自然。

Preview iPadOS 26 vs macOS Tahoe – 导出:还是桌面端更香

虽然你可以把带批注的文件保留为原始格式,但是 iPadOS 和 macOS 的“预览”应用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导出选项。这些选项呢,基本能满足你对不同文档格式的需求。

macOS 上呢,你可以“导出为”PDF 和 EPUB 格式。完整的导出对话框还包括 XHTML 和 HTML,XML,以及 JPEG、PNG 和 WEBP 等图像格式。这就很全面了,基本你想到的,它都有。专业办公用途,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Mac 上的文件保存对话框,列出了 PDF、JPEG 和 WEBP 等文件类型,左侧边栏有文件夹导航和标签。
macOS Tahoe 上“预览”的一些导出选项

而在 iPad 上,导出选项除了在共享菜单里,也能在菜单栏的“导出”里面找到。共享菜单里的选项呢,就有点看你装了啥其他应用了,比如可能会有转成 Word 文档或者在 Word 里以 PDF 格式打开的选项,还有一些 Acrobat 的编辑选项。这种“因应用而异”的导出方式,虽然灵活,但对于不熟悉的用户来说,总觉得有点“随缘”。

菜单栏的“导出”选项,只列出了 HEIC、JPEG、PDF、PNG 和 TIFF。这数量跟 macOS 上比起来,直接打了个骨折。简直是“能用就行”的典范。

平板电脑显示盈亏平衡分析,包含图表和表格。导出选项窗口已打开,批注已绘制在表格部分。
iPadOS 26 上“预览”的导出选项

看看这些可用的文件类型,很明显,macOS 版在文件格式覆盖面上要好得多,至少能处理那些普通 iPad 用户通常不太接触的格式。iPadOS 26 上的“预览”,在这方面可能确实不如 Mac 版那么有用,但那些最基本的功能还是有的。但话说回来,既然要对标 Mac 的生产力,那这点差距就不能随便忽略了。

迈向“成熟”,但步子有点小

Mac 上的“预览”,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查看文档最简单的方式之一,用户不用打开那些“重量级”应用就能快速瞅一眼,省时省力。这玩意儿在桌面端,是真香!

但在 iPad 上,因为它的“应用优先”策略,以前这玩意儿就没啥用武之地。苹果以前的解决方案吧,勉强能用,或者你得掏钱买像 GoodReader 这种第三方应用才能解决。现在有了 iPadOS 26 上的“预览”,当你需要填写 PDF 文件或者其他文档,并且想快速搞定的时候,它确实挺有用的。

虽然它不像 macOS 版本那样,一开始就那么“刚需”、“好用”(要知道 macOS 版的“预览”简直是装机必备工具),但 iPadOS 26 上的“预览”本身也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至少,那些想要更像 Mac 的 iPad 的高效用户,这下应该能稍微满意一点了。

不得不说,这算不上 iPadOS 最大的改进,但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带来了功能上的“对等”,算是朝着“专业生产力工具”迈出了那么一小步吧。不过,这“一小步”和 macOS 上“预览”的强大及不可替代性比起来,只能说,道阻且长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6月13日 上午12:54
Next 2025年6月13日 上午4: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