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被苹果“神探夏洛克”式取代,痛失Raycast

苹果又双叒叕“借鉴”第三方应用了,WWDC 2025发布会简直就是第三方开发者的“灾难现场”

年年如此,每次苹果发布新系统,iOS 26和macOS 26也不例外,总要搞些新功能,然后这些功能,哎,巧了,都精准打击了市面上那些做得风生水起的第三方应用。2025年的WWDC大会上,又有哪些无辜的“受害者”呢?

其实,老把这事儿叫“ Sherlocking ”,本身就是个历史遗留的“梗”,而且还是个过时的“梗”。这词儿最早追溯到2001年,那会儿苹果更新了自家的搜索应用Sherlock,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应用竟然把一个第三方开发者做的应用Watson的功能给“拿来主义”了。结果呢,Watson直接被干掉了,然后,这词儿就这么诞生了——妥妥的“劣迹斑斑”啊。

但没办法,这词儿就是这么深入人心。每次Mac用户一提,大伙儿瞬间就明白什么意思,聊的又是啥事儿,简直就是苹果“行业霸凌”的代名词。

话说回来,Watson被“斩草除根”,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苹果背上了“抄袭者”的名声。当然了,也有人说,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操作系统是苹果自己开发的,即便某些第三方公司先看到了某个机会,抢先一步做了出来,这也不代表苹果本来就没打算做。

然而,就算把这事儿说成“ Sherlocking ”,或者像什么“电池门”之类的“合成词”,有点夸张的成分,但要说苹果每年都会采纳、借鉴其他应用或者其他操作系统里的功能,那可一点都不夸张。不信你看,最近连WWDC大会期间都按捺不住了,比如社交应用Partiful就亲身感受了一把,因为苹果直接推出了“Apple Invites”,这操作属实让人窒息。

WWDC 2025:谁是“重灾区”?

今年最让人“心头一紧”的,莫过于苹果演示新版Spotlight的时候了。那一刻,你仿佛都能听到Alfred 5、LaunchBar 6和Raycast的开发者们齐刷刷地倒吸一口凉气,因为Spotlight直接把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功能之一给“拿”走了。

说的就是剪贴板管理功能。一方面,苹果早就该推出这功能了——iPad上也依然缺席。但另一方面,第三方开发者们为Mac提供剪贴板管理功能,都已经将近30年了。这突然的“收割”,让多少开发者欲哭无泪啊。

Computer screen with a clipboard panel displaying copied items, including a playground image, address, and pizza recipe. A document titled Live Pet Translation and a speech bubble graphic.Spotlight的剪贴板历史功能堪称“巨无霸”——而这曾是众多热门第三方应用的“看家本领”

所以,这些第三方应用也算是“风光”过一阵子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所谓的“启动器”应用,功能可不止剪贴板管理一个,它们的功能集那叫一个丰富,远超苹果的“小打小闹”。

不幸的是,Spotlight也把这些应用的一些元素给“拿”过去了。现在呢,它在查找文件或者运行快捷指令方面,确实比以前更强了。这不禁让人感叹,苹果在“学习”别人家优秀成果这方面,是真“不遗余力”。

虽然很难不替那些受影响的第三方开发者感到惋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超棒的功能能被更多人使用,终归是件好事。而且,也有一点小小的希望:当用户接触到苹果这种通常“阉割版”的强大功能后,可能会因此发现第三方应用的“完整版”,从而转投那些功能更强大的第三方应用。这或许是第三方开发者们仅存的“安慰剂”了。

苹果的“蚕食”:步步紧逼第三方应用

剪贴板历史功能虽然不是启动器应用的唯一功能,但绝对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更小的范围内,苹果也开始“蚕食”更多被称作“实用工具”的小型应用的领地了。

比如,那些专注于追踪包裹和快递的实用工具类应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因为这类第三方应用需要依赖亚马逊、联邦快递等公司的追踪信息。例如,那个流行已久的应用Deliveries,就因为一些公司缩减了他们公开的细节信息而举步维艰。

然而,像Deliveries和Packages这样的应用依然在努力维持,但现在,它们又受到了苹果对Apple Wallet更新的威胁。Apple Wallet几年前就能显示追踪详情了,但有了“Apple Intelligence”之后,它能更好地自动解析“订单确认邮件”中的详细信息。这对于那些寄生于快递信息的第三方应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Two smartphones display a flight path map from Geneva to Manchester, including details such as flight number, date, and departure times.Flighty拥有更丰富的旅行功能,但“实时活动”如今已被苹果“收编”

同样地,iPhone上的“实时活动”功能——现在Mac上也有了——也增加了一个以前是旅行应用独家卖点的东西。现在,你可以在“实时活动”中显示航班追踪详情了,这听起来很棒,但如果你是Flighty这类应用背后的开发者,那可就笑不出来了。

航班追踪本身就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那个曾经非常棒的替代品App in the Air,在2024年就倒闭了。所以,苹果这种“釜底抽薪”式地拿走一个特别实用的功能,其杀伤力可能比表面看起来要大得多。这无疑是给本就艰难的生存环境,又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苹果的“度”:通常只取精华,不求完整

这通常是苹果的策略——它只会拿走那些对大多数人最有用的核心功能,而不是完全照搬整个应用。而在2025年,其中一个很小的例子,可能已经让TextExpander的开发者们“借酒消愁”了。

TextExpander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快速输入重复文本、电话号码或难拼写姓名的工具。苹果设备很早就能原生支持短文本的快速输入,但TextExpander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甚至能处理整个段落。这种功能上的差异,一度是第三方应用得以生存的空间。

然而,现在Spotlight让“快捷指令”操作变得更加突出,并且增加了“快捷键”来启动预设程序。你可以创建一个“快捷指令”,来输入那些难拼的词,然后用一个“快捷键”来运行它。这无异于在TextExpander的地盘上,插了一面苹果的“小旗子”。

即便你写了一个特别精妙的“快捷指令”,你也几乎不可能在snippet的强大程度上与TextExpander相媲美。但现在,你至少可以尝试一下了。这种“半路出家”式的竞争,虽然功能上可能不及专业软件,但凭借其易用性和系统整合度,足以分流一部分用户。

TextExpander、Flighty和那些启动器应用,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优势:现有用户能识别出苹果新推出的替代方案的局限性。当然,肯定会有一些用户流失,一些人会放弃这些应用,但这些第三方应用也拥有着活跃且支持度高的用户社区。这种用户粘性,是他们在苹果“围剿”下得以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

Smartwatch displaying prompt to sync notes between iPhone and Apple Watch for a monthly fee, with 'Watch Notes' on a smartphone in the background.现在,你可以在Apple Watch上使用Apple Notes了——但你本来就可以

至于Apple Watch上的笔记应用,就不太可能有现成的粉丝群体了。话虽如此,一旦用户得知Apple Notes现在可以在Apple Watch上使用,他们可能会不经意间去购买那个现有的、名为“Notes for Apple Watch”的第三方应用。这种“乌龙”事件的发生,也从侧面反映了苹果在市场推广和用户心智占领上的优势。

同样地,有些应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是必需品,而用户也希望它们不是那么必要。比如,通话筛选服务。这可不是那种让人乐在其中的应用——而现在,用户可能也不必再依赖它们了,因为iPhone自带了相当复杂的通话筛选功能。这种从系统层面解决用户痛点的做法,直接“断送”了一批第三方应用的生路。

小众应用和功能:生存空间岌岌可危

有一款名为Cleft的AI应用,能让你不停地说话,把脑子里所有散乱的想法都倒出来。然后,它会把这些信息整理好,给你一个连贯、有条理、有用的总结。这简直是“思想碎片整理大师”!

理论上,任何AI服务都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效果各有高低,但Cleft就是专注于此。它现在依然如此,不过,苹果在“快捷指令”中加入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意味着我能在几分钟内就创建一个类似Cleft的“快捷指令”。这种“授人以渔”的系统级功能,无疑会对Cleft这种专业应用造成冲击。

A workflow interface displays steps for recording audio, transcribing to text, organizing using a cloud model, reformatting with ChatGPT, and copying to clipboard. Sidebar features various text-related actions.“快捷指令”中的Apple Intelligence让你能创建自己的AI工具

Cleft要想因此失去客户,就意味着用户得看到这种可能性,并且动手去写“快捷指令”。而Cleft之前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依赖于用户要么不知道其他AI服务也能做到,要么觉得使用它这个专用应用更方便。当苹果将这种能力内置到系统中,并降低了使用门槛时,Cleft的市场空间无疑会被进一步压缩。

而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有人认为iPad上的“本地捕获”功能,使得一些播客录制服务被“Sherlock”了。这种说法不太明确,因为播客制作者通常会同时使用Riverside这类服务,并在自己的Mac上进行本地音频录制。这种“双保险”的做法,短期内难以被苹果完全替代。

如果这些用户现在终于转向使用iPad进行录制,他们很可能会继续使用Riverside,因为Riverside还有其他各种功能。而且,Riverside提供的“多方录制”安全保障,也能让用户感到安心。所以,即便苹果提供了类似的本地捕获功能,也不会一击致命。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Xcode中增加了AI自动补全和其他编程辅助功能。但这绝对让人觉得是Xcode合乎逻辑甚至必要的开发。毕竟,开发者工具的进化是必然趋势,AI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

这不像Final Cut Pro,苹果莫名其妙地加入了“Image Playground”,完全没有任何理由或目的,显得有些画蛇添足。这种拍脑袋的功能,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确实是个不同寻常的案例。通常来说,苹果的举措更具战略性,并且明确旨在让其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变得更好。它总能精准地找到痛点,然后将其内置到系统中。

当然,如果苹果真的对每年“Sherlock”掉那么多开发者有那么一丁点的愧疚,“库克”大爷估计晚上也睡不着觉了。但现实是,他们显然“睡得挺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6月12日 下午7:55
Next 2025年6月12日 下午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