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iOS 26更新,把专辑封面变成了全屏动画,号称能随着音乐播放动起来。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有了iOS 26,Apple Music用户可以在锁屏界面点击专辑艺术图,然后它就会“神奇地”扩展开来。如果歌曲包含动画艺术图,那么图像就会实时动起来。哇,听起来真是要“震撼人心”了!
控制按钮依然可见,现在它们悬浮在艺术图之上,还带点半透明效果。这被吹嘘成是苹果全新“液态玻璃”设计的一部分,据说它为整个系统增加了层次、深度和动态。说白了,就是加了一堆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
目标是让界面感觉更“灵敏”,不再那么“扁平”。苹果是在WWDC 2025上首次展示了这个“液态玻璃”外观,并且它在iOS 26中无处不在。然而,这种“灵敏”真的能提升用户体验吗?还是仅仅是徒增功耗和视差。
“液态玻璃”可不是为了让你印象深刻。它是为了让界面感觉更像一个“有反应的表面”,而不是“按钮的网格”。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凡尔赛?
这玩意儿就是那种,不会改变你生活,但可能会让你多看一眼手机的功能。你会在控制中心、小组件和背景面板中看到它。说实话,这种可有可无的功能,真的值得大肆宣传吗?
动画专辑艺术图只是系统如何“响应”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一个例子。动画封面已在6月10日发布的iOS 26开发者测试版中提供。公共测试版预计在7月发布,完整版则在2025年晚些时候推出。所以,还得等,等一个可能没什么用的功能。
这项功能需要配备A13仿生芯片或更高版本的iPhone,所以iPhone 11及更新型号都将支持。目前,只有Apple Music使用动画艺术图。其他应用,比如Spotify和Tidal,仍然显示静态图像。虽然苹果已经发布了API,未来可能支持更广泛的应用,但这最终还是取决于开发者是否愿意“适配”这个可能没什么卵用的功能。
锁屏变舞台?
音乐控制功能在锁屏界面上已经存在多年了,但它们一直看起来都像临时覆盖物。iOS 26的更新号称是把它们变成了体验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把原本简单的功能复杂化了。
屏幕会适应你正在播放的音乐,而不仅仅是它来自哪个应用。这话意思就是,系统会根据音乐类型来调整锁屏的“表演”,比如播放激烈摇滚就给你屏幕配上闪电,播放安静的轻音乐就给你配上飘动的羽毛,这听起来有点过度设计的感觉。
这一改变“更新”了音乐在iPhone上的感受。锁屏不再是互动之间的停顿,而是变成了更“氛围化”和“有意图”的东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会改变他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但它可能会改变手机在安静时刻的感受,当音乐是唯一发生的事情时。这话说得,简直是把无关紧要的功能,强行赋予了“情感价值”。

锁屏变舞台?我看是电量消耗的舞台。
有些用户可能会担心电池续航问题。苹果还没有说明动画是否可以禁用,但根据以往类似功能的经验,一个开关或许正在路上。话说回来,这种徒增动画效果的功能,难道不用担心电量消耗吗?难道苹果觉得用户就为了看个动画,牺牲续航也无所谓?
动画专辑艺术图并没有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它改变的只是你听音乐时的“外观和感受”。这听起来可能很微小,但它是一个更大转变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用一些华而不实的动画,来掩盖功能上的停滞不前。
苹果希望界面能更像一个“活生生的表面”,而不是一堆菜单。如果说锁屏曾经是背景,那么iOS 26则把它变成了一张“画布”。这张“画布”到底能承载多少创新,还有待观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张炫技的画板,实用性还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