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苹果在WWDC上给操作系统刷了层新漆,就敢厚颜无耻地说大功告成——但或许,他们最初压根儿就没打算搞点真正的新意。
2025年的WWDC,讲真,是我个人经历过最平淡无奇的一届。当然,我承认,我是新加入Mac用户阵营的,2019年才转投过来。
但即便是在2019年,我们至少还有个新操作系统的惊喜:iPadOS。这个变化最终让iPad真正独立了起来,不再只是一个被放大版的iPhone。
所以,我的论点依旧成立。
而且,对于今年为何如此平庸,我有一些自己的猜测。所以,各位看官,大可以准备好你们的软木板、红线以及精心打印出来的苹果高管大头照,我来给你们梳理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注定是如此的波澜不惊。
2025年WWDC的崎岖之路
在聊2025年WWDC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它之前的那些重大变化。正如我前面所说,苹果在这次之前,其实有好几年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当然,这也许仅仅是苹果的一个“小年”,毕竟不是每一年都能炸裂全场。
但我不认为事实如此。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从2020年就开始的缓慢酝酿,最终导致了今年的平淡。
2020年:苹果芯片,闪亮登场
在2020年WWDC的最后半小时,库克先生出现在预录好的舞台上,告诉我们苹果芯片时代即将到来。这,在我看来,绝对是激动人心的一年。
苹果芯片意味着Mac将变得更快、更强大,同时功耗更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更“智能”。

苹果芯片在2020年WWDC首次亮相
这一点,各位先记着。
苹果芯片重新定义了你对Mac的预期。我知道,肯定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我相信,我们团队的大多数同事,至少是喜欢后英特尔时代的Mac。
这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甚至——或许有些偶然——也吸引了大批新用户和老用户回归Mac阵营。
202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全球性的大事。我不记得具体是什么了,但不知为何,每个人似乎都有了在家呆着、然后决定下单人生第一台Mac的理由——或者至少是时隔多年再次购买。
所以,毋庸置疑,那一年真是格外令人难忘,尽管感觉上它既像上周发生,又像五十年前那般遥远。
2021年WWDC:在怪异情境中做到最好
受疫情持续困扰的2021年WWDC,我并不认为它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苹果发布会。但它在引入新功能方面,依然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努力。
苹果健康应用得到了显著改进和新功能——我们看到了“步行稳定性”、亲友提醒、化验结果高亮显示、跌倒风险通知,以及与医生共享健康数据的能力。

能够不在一起也能一起看视频,这正是我喜欢的功能。
SharePlay的发布,让人们在无法亲身相聚时,有了一种共同享受的方式。对于我这种亲戚遍布全球——不仅仅是美国——的人来说,这简直太重要了。
专注模式则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来过滤背景干扰。这显然是针对当时数百万在家全职工作的人群。
本质上,苹果在尽力推广那些与时俱进、高度相关的功能。我认为这很有道理。
2022年WWDC:打磨、打磨、再打磨——还有Matter协议
好吧,我承认,在我提到的所有WWDC中——不包括2025年WWDC——2022年WWDC可能是第二平淡的。
然而,它仍然专注于大量功能的打磨,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功能旨在让用户自定义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苹果通常擅长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新功能。比如连续互通相机,它允许用户把iPhone当成Mac的摄像头。

说实话,把iPhone当摄像头确实挺实用的。
家庭应用也得到了全面改造。苹果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添置智能设备,这使得它有必要尽可能提供最好的界面体验。
当然,也是在这一年,Matter协议正式发布。
我们还得到了——然后又失去了——Apple Pay Later。但话说回来,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坚持下来。
所以,虽然不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年,但它却是以大量细微改进为标志的一年,而这些改进最终汇聚成了不错的使用体验。
2023年WWDC:Apple Vision Pro,你好
我直言不讳:我讨厌Apple Vision Pro。我毫不客气地称它为“呆瓜头盔”。
我戴过它吗?我当然没戴过。
但人活着的一大乐趣,就是对那些没什么大不了,你却几乎没接触过的事情,抱有极其坚定的看法。另外,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果我真戴了,大概五分钟内就会被偏头痛击倒。
无论如何——令我沮丧的是——2023年WWDC就是围绕着Apple Vision Pro展开的。
苹果不只是将Apple Vision Pro宣传为一款混合现实头显。它声称它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一个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时代。

看啊,这就是Apple Vision Pro
它正在开创空间计算的时代。用苹果自己的话说,Apple Vision Pro“革命性”、“遥遥领先”、“前所未有,超越传统显示器的界限,拥有完全三维的界面,由最自然、最直观的输入方式控制——用户的眼睛、手和声音。”
再一次,写苹果公关稿的人,肯定赚了高薪。这听起来都很棒,特别是考虑到这款设备,说得好听点,也并不是广受好评——即使是那些买了它的人也一样。
甚至到2025年,我们从企业客户那里听到的反馈,对Apple Vision Pro也并不看好。一家专注于娱乐的全球500强公司已经给出了他们的评价,而且情况不容乐观。
“它还不够好,”他们告诉我们,“visionOS 3看起来很棒,但我们已经不抱希望了。”
然而,Apple Vision Pro主导了2024年WWDC的软件——甚至可以说硬件——方面。是的,我们确实了解了iOS 17,它引入了像“待机显示”和“日记”这样的一些新功能。
macOS Sonoma也推出了游戏模式。就连iPadOS也新增了健康应用。
即便如此,它主要还是围绕着那个最终会是无比昂贵、反响平平、笨重不堪的塑料、金属和玻璃混合体——你还得把它绑在脑袋上。
2024年WWDC:苹果智能登场
2024年初,我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苹果对人工智能的解读。果然,在2024年WWDC上,苹果推出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
苹果给自己设定的门槛相当高。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WWDC完全聚焦于一个——坦率说——平平无奇的功能时,会让人感觉更加刺痛。
“苹果智能”自发布以来,已经出现了如此多的失误。
作为一名经常编辑文字的人,我发现其“写作工具”远不如Grammarly有用,后者能真正定位并解释错误。现在居然有人拿两者比较,这简直让我有点匪夷所思。
而苹果吹嘘其写作工具能让人在工作中“不费吹灰之力”——即便只是玩笑话——也让我感到有些不适。我知道这只是个小小的挑剔,但如果你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数字领域的摸爬滚打了这么久,就会觉得这有点,嗯,令人作呕。
苹果智能的图像生成能力,目前来说,简直是灾难。我姐姐和我之前轮流尝试,输入越来越离谱的提示词,来喂给各自设备上的图像生成器。
图像游乐场根本无法给我生成“龙虾医生”。相反,它给我带来了一场噩梦。

这已经超出了解释的需要。
瑞秋尝试时,她得到了一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的甲壳类动物。顺便提一下,她是个安卓用户。
Siri从未变得更智能,实际上可能还变得更笨了。和那些iOS 18的炫酷广告里展示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作为一个顶多算“AI批判者”的人,这对我影响不大。我在我的M1 iMac上禁用了苹果智能。我在我的M2 MacBook Air上开启了它,只为工作目的。
但是,这确实是苹果大部分赌注都倾注的篮子。
我说“大部分”,是因为并非所有“鸡蛋”都放进了苹果智能这个篮子里。苹果在2024年iPadOS上的创新仍在继续。
在iPadOS 18中,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很棒的功能。我们有了“数学备忘录”和“智能脚本”——这两个都是“智能”功能,但它们不限于M系列芯片独有的“苹果智能”功能。
但总的来说,2024年WWDC为苹果奠定了一个相当令人失望的一年——至少在软件方面是这样。
超前产品与糟糕执行计划
你大概在想:“谢谢你带我回忆往事,安伯,但这跟2025年WWDC有什么关系?”首先,这位我为了写这几段话而虚构出来的读者,不用谢;其次,这跟2025年WWDC有莫大的干系。
苹果正在迅速变化。你不可能靠着无所事事、指望别人来找你,就能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你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而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尤其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你必须频繁地创新。

截至6月10日,苹果市值3.03万亿美元
在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虚拟现实领域,苹果反应迟钝。Meta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VR头显——在那时,苹果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赛道上拼力一搏。
是的,苹果一直在研究AR和VR设备,但苹果研究的东西很多。它有足够的资金这样做。
苹果没有必要成为任何领域的第一个——这不是它的风格。然而,苹果确实对这些市场感兴趣。
在我看来,苹果并没有仓促推出Apple Vision Pro。虽然我从未使用过它,但它看起来不像一个半成品原型。
它仍然感觉像是一个失误。它太贵了——比普通人愿意花的钱贵得多。而且它没有一个能依附的主机,这无疑有助于将设备推销给那些痴迷于科技的游戏玩家。
在游戏中沉浸是一回事。被传送到一个你无法亲身前往的环境,这很有趣;当你能去那里并施展魔法咒语或发射火箭发射器时,那更有趣。
而将你Mac或iPhone上已有的应用数字化投射出来,感觉却平淡无奇。事实上,如果你突然觉得为了你的坐班工作,不得不戴上那个“呆瓜头盔”,那简直是一种反乌托邦式的压迫。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我的看法,但戴着Apple Vision Pro去上班的想法,真让我感到沮丧。莫菲斯,你别管我了,我宁愿去锡安吃大锅饭。
所以,苹果造出了一个世界还没准备好的产品。没关系——我不怪苹果尝试。
我个人认为,如果苹果当初是把Apple Glass而非Apple Vision Pro推向市场,人们会更热情。那种技术感觉更自由。
Apple Vision Pro必然将你与世界隔绝。当然,有摄像头可以“选择性地”将外部世界“导”进来,但你总能意识到自己戴着头盔。

而且,别人也总能意识到你戴着头盔 | 图片来源:Jacob Wright
而Apple Glass,如果苹果走的是Google Glass的路子,就能让佩戴者有机会“选择性地”把内在世界“导”出去。这样会让人觉得这种技术更像是“选择性加入”。
我花太多时间被口袋里那块玻璃金属矩形分散注意力。当我拿起它查路线时,总会不可避免地被屏幕上争抢注意力的图标填满。
我现在已经很擅长强制自己先用我需要的那个应用了。但这仍然改变不了我的iPhone已经耗尽了我大量多巴胺受体的事实。
当我看着我的手机时,我无法像我希望的那样清晰地看到外部世界。尽管它是一部iPhone 13 mini,但我的手机似乎占据了我视线的一大部分。
也许这就是我如此反对Apple Vision Pro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已经因为手机随身携带而感到内疚了。
然而,Apple Glass却能让你仍然看到外部世界。也许这样能迫使你更投入当下。
所以,苹果的Apple Vision Pro没击中靶心。没关系。
那,苹果智能呢?
好吧,我承认:这绝对是仓促推出一个尚未完成项目的典型案例。嗯,我多少能理解。
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里真是爆炸式发展,说实话,这种发展势头我并不完全喜欢。
当我登录Instagram时,我不应该在主动搜索账户用户名的时候,让Meta AI试图预测我想看什么。当我登录银行网站时,我只是想查余额,而不是让那个糟糕的集成聊天机器人来猜测我在找什么。
我从来没有对尝试通过2025年版本的“电话树”感到兴奋:试图让网站的AI聊天机器人把你转接给一个真正的人工客服。事实上,这只会让你清楚地意识到,压力和愤怒会升高你的血压。
然而,苹果仍然觉得它需要竞争。有时尚的迟到,然后就只是迟到。

苹果承诺Siri将能用苹果智能解答这类问题。图片来源:苹果
我不确定这到底是谁的错——尽管我怀疑苹果自家的“空中部队一号”(暗指库克)可能脱不了干系。
当然,更让人沮丧的是,它根本不像苹果承诺的那样运作。
2025年WWDC:流体玻璃…
与其说这次我们看到了一大堆面向各个平台的新功能,不如说是一场相对平淡的发布会。更糟糕的是,它居然还长达一个半小时。
我手头没有2025年WWDC的演讲稿,但我很想知道演讲者到底说了多少次“流体玻璃”这个词。我猜至少有十几次。
每个平台都得到了“流体玻璃”更新。对于许多平台来说,这只是重申了“流体玻璃”用户界面旨在不影响你内容体验这一点。
感觉……敷衍了事。就像一个孩子,试图把他知道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口头报告硬是拖长篇幅。
说实话,这感觉一点也不“苹果”。我认为那是因为,在过去几个月里,苹果意识到它有两个平台是无法依赖的。
苹果很清楚,Apple Vision Pro并没有惠及到它期望的那么多人。很有可能,它早就意识到了会是这种情况。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它学谷歌,开始满嘴跑“企业”这个词了。如果普通大众不买你的产品,也许企业会买。
但“苹果智能”这一块——这大概伤得更深。很深,我猜。
苹果在2024年对“苹果智能”充满期待。甚至,可能在设计iPhone 16s时都相当乐观——那也是我公开表示怀疑的另一款产品。
但是,随着“苹果智能”的持续延迟和失误,这让苹果士气大减。即便在今年的发布会中,苹果也提到了它——很多次——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歉意。

“我们期待在明年分享更多细节。”——克雷格·费德里吉,2025年6月9日
看到克雷格站在镜头前——在发布会开始五分半的时候——告诉我们别担心,去年承诺的“苹果智能”功能还在路上,这感觉很怪异。
这就是2025年WWDC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孩子焦虑地盯着时钟,试图在三十分钟的演讲中解释十分钟的内容。
嗯,还有……
……以及iPadOS!
并非一切都糟透了;主题演讲中还是有一些亮点的。而且,平心而论,我喜欢“流体玻璃”。
在我看来,今年的真正明星是iPadOS。它的窗口管理功能改进巨大,我真心期待能亲身体验。
它获得了Mac上一样的“文件”应用大改造,这早就该有了。鉴于我经常使用“文件”应用,知道现在可以给文件夹进行颜色编码,实现优化的优化——这种事正合我意。
“预览”的加入也意义重大。“预览”是我在Mac上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的工具,现在iPad上也有了它,这真让iPad距离我心目中的理想设备更近了一步。
Wes写了一篇很棒的文章,详细介绍了iPadOS 27将带来的所有改动,苹果在短短11分钟内——大约是整个发布会的八分之一——就塞进了这些内容。如果你像我一样错过了部分细节,那篇文章值得一读。
这些变化是否为时已晚,还有待观察。也许这一次我比我同事更乐观一些,这倒是个滑稽的转变。

我个人期待iPadOS 26
所以,如果你觉得今年的WWDC有点令人失望——你不是一个人。但是,正如William和Mike都很快指出的那样:一次平淡的WWDC并不意味着苹果陷入困境。
苹果能成为如此庞然大物绝非偶然,而且苹果过去也曾从失误中恢复过来。这次根本没有什么不同。
向着2026年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