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26相机全力以赴吸引内容创作者

iOS 26 这次对相机应用的改动,简直就是为内容创作者量身定制的,他们终于学会了什么叫“既能精简界面,又能把格式和分辨率这些烦人的东西管得服服帖帖”。

要我说,相机应用这玩意儿,一直是手机厂商用来忽悠消费者买单的杀手锏。之前呢,界面是挺傻瓜的,拍个照存相册里,那叫一个麻溜。

当然,如果你肯深入挖掘一下,也能玩出点花活儿,比如全景模式啥的。拍视频也不赖,什么 ProRES、LOG 格式录制,听着就挺唬人,好多普通用户根本搞不清这些是啥,有什么用,但听起来就很专业,这波营销属实是玩明白了。

Three smartphone screens show a garden with potted plants, camera viewfinder, and camera settings menu displaying video resolution and features like QR code scanning.
iOS 18 上的相机应用

到了 iOS 26,相机应用算是来了个“脱胎换骨”,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性,都提升了不少。估计那些“准网红”们,这下该乐了。

精简的界面?呵呵。

相机应用,以前一直是以“极简”自居。屏幕上是有些选项,但好歹没那么碍眼,不至于影响你拍照。

这次搞出来的所谓“液态玻璃”设计,在我看来就是把这个概念往死里拽。结果就是,拍照的时候屏幕上碍事的东西确实少了一点,但总感觉怪怪的,有种为了精简而精简的生硬感。

首先,快门键被挪高了,跟底部其他按键也分了家。这倒是挺明显,让你一眼就知道按哪。而且,它跟缩放选项也近了很多,不得不说,这个改动还是有点人性化的。

之前的界面,快门和变焦之间还夹着一排相机功能,现在呢,这排功能挪到了快门下方。确实比以前不那么碍眼了,考虑到你拍照时本来也不太需要盯着它们看,这个调整还算说得过去。

Three smartphones displaying camera interfaces, showing a red speaker on a desk with a keyboard, mouse, and monitor in the background.
iOS 26 相机应用的拍照视图、模式选择和设置界面

功能行的设置也做了调整,默认只显示“照片”和“视频”两个选项。想看其他的?得按住再滑动一下,那个小小的“玻璃药丸”就会展开,暂时把相机切换和相册这些元素推开。这操作有点多余,明明可以直接展示的,非要多一步,这不是给用户添堵吗?

屏幕上方照例也有额外的设置。不过,iOS 18 时代的那个小箭头,可以让你调整显示的内容多寡,而 iOS 26 呢,直接在角落放了个小图标,点一下就能拉出一个“巨无霸”菜单。

坦白讲,这确实让默认界面看起来整洁了点儿,删掉了几个元素。但召唤出来之后,那些个大图标,用起来倒是挺方便的。这点值得肯定,毕竟再精简也得兼顾实用性。

至于他们宣称的“液态玻璃”美学,说实话,在这里没看出什么惊艳的效果。但撇开这个噱头,布局上的改变确实让应用“进步”了一点。

分辨率选项:看似进步,实则鸡肋?

老相机应用有个毛病,就是某些重要的设置藏得深,非得跑到“设置”应用里才能找到。现在?还是一样,你还是得钻到“格式”那里去捣鼓几个关键的开关。

比方说,打开“ProRAW 与分辨率控制”以及“Apple ProRes”后,主界面上会多出那么几个图标。不过这次呢,呈现方式总算有点儿逻辑了。

这些功能一启用,屏幕左上角就会蹦出一些详细信息,告诉你当前视频或图片的格式、设置。一眼扫过去,就能看到视频的帧率、分辨率和格式,或者是图片的格式和分辨率。这比以前的“藏猫猫”游戏强多了。

Three smartphones display camera settings and a red speaker on a multicolored surface. Options for video resolution, photo formats, and various camera functions are visible.
应用内选择分辨率更方便了,但设置中还有更多选项。

点击这些信息,就能展开更多选项。比如,图片可以直接切换到 RAW 格式,或者拍 4800 万像素的照片。视频模式下,ProRES 支持 HDR 或 LOG 模式,最高 4K 分辨率,帧率从 24 到 60 可调。

跟 iOS 18 的相机应用相比,这操作简便多了。以前拍照限制不少,拍视频更是让人抓狂,非得一下一下地点才能在帧率和格式之间切换。这种设计简直反人类,浪费用户时间。

跟以前一样,你还是可以进“设置”应用去预设视频参数、调整功能。实话讲,“设置”里要配置的选项仍然一大堆,但至少这些更常用的东西,在相机应用里就能直接调整,这一点还是值得点赞的。

为创作而生?别搞笑了

这次的改动,他们肯定觉得是他们所谓的“液态玻璃”理念的一次“升华”。相机,在他们看来,就应该是那种“直观”的应用:既能提供拍照基础功能,又能让愿意“深挖”的用户有更大创作自由。

说白了,就是想让应用在用户面前“隐身”。

今年这界面的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拍照时的干扰。关键是,这种精简并没有牺牲实用性和可配置性,这倒是挺难得的平衡。

至于能随时调整分辨率和帧率,这无疑是抓住了内容创作者的痛点。能够掌控 ProRes LOG 和普通视频设置,对那些追求极致画质的“弄潮儿”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波操作,确实能讨好一部分专业用户。

话说回来,以前的相机应用那些“小毛病”,估计早就把一些视频创作者逼得投奔第三方应用了,毕竟人家操控更自由,烦恼也少。

所以呢,这次的改动,只不过是他们给内容创作者一个“继续使用自带应用”的理由罢了。分辨率调整更便捷,一些关键设置也更容易触达,这样一来,想拍出好视频,就没那么依赖第三方应用了。

表面上看,这只是个小小的改进,但从用户体验来说,这些改动确实是往正确的方向迈了一步。但要说“为创作而生”,我觉得言过其实了,这更像是为了留住用户,不得已而为之的市场策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6月11日 上午2:47
Next 2025年6月11日 上午4: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