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WWDC 上即将发布的受 Apple Vision Pro 启发的‘液态玻璃’用户界面重新设计”?
还“它不仅会改变 iOS 的外观和感受,还会为 iPhone 二十周年以及更多产品奠定基础。”
这话术,听着就一股子老掉牙的发布会宣传味儿。好家伙,一个 UI 升级也能吹成这样,苹果这是黔驴技穷了吗?
之前就有传闻,这个所谓的“Solarium”界面会以 visionOS 为基础,把窗口和图标叠加到用户的真实视野上。
号称是苹果十年来最大的用户界面变革?拜托,革了这么多年命,每次都是换汤不换药。
上一次所谓“大变革”还是 iOS 7 时代的扁平化,结果呢?不就是把拟物化图标拍扁,然后加点阴影和渐变吗?
这次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我真是拭目以待。
说起来,在即将到来的操作系统更新中,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菜单、窗口和图标增加半透明效果。
苹果据说把新界面命名为“液态玻璃”(Liquid Glass),还打算在 6 月 9 日的 WWDC 主题演讲上大秀特秀一番。
“液态玻璃”?听着就一股子廉价 Windows Vista 的毛玻璃特效味儿,苹果这是想退回到十年前吗?
这可是自乔纳森·艾维执掌设计以来的第一次整体界面变革。
当年他把 iOS 7 的非拟物化扁平界面推出来的时候,用户可是骂声一片。
结果呢?没多久就被一代又一代习惯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接受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是被逼着接受的,而不是真心喜欢。
现在图标已经不需要再和过去的实体设备产生关联了,这难道不是进步?
就拿电话应用的图标来说吧:现在它仍旧是一个座机听筒的图案。
对年纪大点的用户来说,这个图标确实挺熟悉,但对新一代用户来说,这玩意儿正变得越来越陌生。
讲真,都202X年了,谁家还用座机啊?
苹果的审美和设计是不是也该跟上时代了?别老抱着过去不放。
这种“致敬经典”的设计,在缺乏实际创新内容的时候,往往就是为了情怀买单,变相延长用户更换设备的周期。
但说实话,这情怀牌,打得有点烂了。
对新硬件的铺垫
根据最新的报道,这个“液态玻璃”设计不仅会给现有产品和新产品带来“清新感”,还会影响未来产品的硬件外观。
“清新感”?这形容词用得可真妙,是“换个颜色就当新鞋穿”的清新感吗?
未来产品的硬件外观?这话听着就玄乎,别到时候又是挤牙膏式的升级。
报道中还提到,这可能包括预计在 2027 年,也就是 iPhone 二十周年之际,进行大改款的 iPhone。
据说那款设备将会有环绕整个机身,包括边缘部分的曲面玻璃。
曲面玻璃?听起来很唬人,实际体验呢?
大概率还是脆弱易碎,维修费高昂。
而且这种设计,手感好不好都得打个问号。
毕竟现在流行的还是直角边框,苹果又想逆水行舟吗?
另有消息称,届时屏幕上的前置摄像头“挖孔”可能会被取消,摄像头将隐藏在屏幕下方运行。
这个“全屏无挖孔”的设计,一直都是行业的梦想。
如果苹果真的能做到,那确实是个进步。
但问题是,屏下摄像头的技术现在还远未成熟,成像质量堪忧。
苹果真的会为了“无挖孔”而牺牲拍照效果吗?我表示怀疑。
再说了,据说这个设计还将完全取消边框。
“完全取消边框”?听起来就很玄乎,那误触怎么办?
苹果历来都是在设计和实用性之间寻求平衡的,这次会为了所谓的“未来感”而放弃实用性吗?
即将到来的界面变化可能会大量依赖半透明和玻璃感。
据说二十周年纪念版 iPhone 的代号是“Glasswing”,指的是一种翅膀是透明的蝴蝶。
这名字听着就有点文艺过头了。
苹果据说还在计划推出一款完全独立的 iPhone 折叠屏型号,最早可能在 2026 年上市。
折叠屏?都 202X 年了,友商的折叠屏都迭代好几代了,苹果才姗姗来迟。
“科技公司”的牌子还真是越来越难打下去了。
到时候估计又是高高在上定价,然后再来一个“重新定义折叠屏”的发布会。
真希望这次能带来点真东西,而不是又一次“等等党永不为奴”的自我欺骗。
此外,有传闻称苹果的首款“智能眼镜”产品和一款“智能台灯”将在 2027 年或 2026 年底发布。
智能台灯?这是要进军智能家居了吗?
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一直都不温不火,HomeKit 生态也远不如其他竞品。
现在又进来一个“智能台灯”,很难想像它能玩出什么花样。
而且,“智能眼镜”这种产品,用户接受度一直不高,别到时候又是一个“Apple Watch”刚出来时的样子,概念超前,但用户体验一言难尽。
这些都将标志着该公司进入家庭机器人设备领域。
这与 2026 年及以后预计将推动更多智能家居硬件和 HomeOS 改进的趋势相符。
说到底,这些都还是概念阶段的东西,能有多少实用性,最终还得看产品。
别到时候又是一堆噱头,实际体验却乏善可陈。
我劝苹果别把用户当傻子,靠PPT画大饼的日子,怕是越来越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