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TikTok视频创作者搞了个大新闻,他拍了一段恶作剧视频,假装用“碰一碰支付”(Tap to Pay)功能从别人的iPhone里“刷走”现金。结果呢?这位“整活儿”的哥们儿下场可不太妙。
无论是商家使用iPhone的“碰一碰支付”,还是朋友之间相互转账,交易成功时都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现在,这个声音(注意,是声音,而不是实际的支付)竟然成了某种“新兴流行”恶作剧的核心道具,用来假装从陌生人那里“偷钱”。
恶作剧者会把自己的iPhone凑近陌生人的手机,播放那个支付成功的声音,然后通常会“感谢”对方的“慷慨捐赠”。旁边往往还有个同伴拿着手机全程拍摄,美其名曰要制作一个“爆笑”TikTok视频——但通常情况下,旁边可不会有警察叔叔在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样一幕就真实发生在了伦敦的一位TikTok用户身上。他最初声称从一位在泰晤士河边散步的男士那里“刷走”了1万英镑(约合1.35万美元),后来又改口说是1000英镑。然而,那位男士立刻抓住了他的手臂,另一个陌生人也上前帮忙,将他控制住,两人同时四下张望,似乎在寻找警察。
随后,两名便衣警察接手了这起事件。当这名TikTok男子拒捕时,警察直接给他戴上了手铐。其中一名警官告诉这位恶作剧者,他现在将因涉嫌诈骗而被搜查,寻找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整个过程中,这名TikTok用户的同伴一直用手机拍摄,还愚蠢地反复问他是否应该继续录像。这可是TikTok啊,他们当然会继续拍下去。
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关于这对TikTok搭档后续处理的详细信息,今天早上也没能查到更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每日邮报》这篇报道并未解释这种恶作剧究竟是如何“奏效”的,甚至连事件发生的时间都没有提及,而且在金额上也将1000英镑误写成了1万英镑,这在新闻的严谨性上显得有些欠缺。
Apple Pay 不可能凭空“刷走”你的钱
伦敦的《标准晚报》对此有更详细的解释,并列举了该市发生的其他类似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恶作剧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转走任何钱款,Apple Pay在任何交易发生之前,都需要支付方确认。
这位恶作剧者假装使用的是Apple的“碰一碰现金”(Tap to Cash)功能,但这需要配合Apple Cash使用——而Apple Cash目前在英国是无法使用的。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确实有类似的“iPhone碰一碰付款”(Tap to Pay on iPhone)功能,但这明确是用于商家收款的,而且即便如此,商家也必须使用特定的支付应用程序。
在美国,虽然“碰一碰现金”(Tap to Cash)功能可用,但整个流程仍然需要多步操作。想要向他人付款的用户必须首先打开“信息”或“钱包”应用。
通过“信息”应用支付时,用户需要将自己的iPhone靠近接收者的手机,然后最简单的操作路径是:
- 与对方开启或继续一段信息对话。
- 点击加号图标,然后点击Apple Cash。
- 输入要发送的金额。
- 点击发送。
- 双击iPhone的侧边按钮进行支付。
- 通过面容ID、触控ID或密码确认支付。
除了这些基本步骤,过程中还有更改支付卡的选项——但这与我们讨论的恶作剧本身关系不大。
而且,这种恶作剧也无法从Apple Cash中“盗取”资金。
- 在Apple 钱包应用中,点击Apple Cash卡。
- 选择发送。
- 选择收款人并点击下一步。
- 输入金额。
- 点击发送并确认。
- 双击iPhone侧边按钮进行支付。
- 通过面容ID、触控ID或密码确认支付。
说真的,史蒂夫·乔布斯第一次用iPhone打恶作剧电话的时候确实挺好笑的,但这种恶作剧很快就会变得非常无聊,甚至可能引火烧身,就像这个TikTok博主一样。公共场所的任何行为都应注意尺度,尤其是涉及金钱和个人隐私的功能,随意模仿或利用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乃至法律纠纷。利用科技产品进行恶作剧并不可取,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更应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