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可能命名为 macOS 26 还是 macOS 16 开始,关于 Mac 操作系统下一次重大更新的传闻就层出不穷。以下是目前外界普遍预期,且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些“大饼”。
唯一能确定的是,macOS 下一个 major 版本更新会在 2025 年 6 月 9 日的 WWDC 主题演讲上公布。除此之外,macOS 15 Sequoia 的继任者极大概率会叫 macOS 26,而且坊间盛传它会被命名为 macOS Tahoe。
如果苹果真的继续用加州的某个地名来命名 macOS,那也算是延续了它这 12 年以来的“传统艺能”。要知道,在那之前,它可是连续 11 年都用猫科动物来命名 OS X 的。什么老虎、美洲狮、小狮子、雪豹……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的 Mac 用户,名字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像宠物。现在改地名,也算是风格统一了,至于好不好听,见仁见智。
如果这次版本号真的变了,那将是苹果所有操作系统都会同步的改动。这样一来,它们就能保持一致,而且由于数字代表发布年份,也能更清晰地表明操作系统是哪一年发布的。就比如说,iOS 17 就是 2023 年发布的,iOS 18 就是 2024 年发的,这么搞简单粗暴,也避免了什么 iOS 16、iOS 17 之间,明明都差了一年,版本号只加一的混乱。但这种做法对用户来说,是好是坏,还有待观察。毕竟,某些人就喜欢把版本号搞得很神秘,让用户去猜。
话说回来,不管 macOS 的公开名称或版本号如何变化,内部都预计这次更新会带来代号为“Solarium”的改动。
“Solarium”视觉变化——到底能带来什么?
不断有传闻称,Mac 以及苹果所有的操作系统——可能除了 visionOS——都将迎来一次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视觉改革。VisionOS 估计不会有太大变化,据说是因为这些改动都受到了 Apple Vision Pro 用户界面的启发。换句话说,就是把现成的东西“搬”过来,省事儿。
目前还没有具体细节,只有一个相当模糊的猜测:Mac 的视觉大修会是对熟悉界面的“平滑”且现代化的改造。早在 2020 年,macOS Big Sur 就带来了很多变化,但“Solarium”似乎会更厉害。至于多厉害,苹果肯定不会在发布前就告诉你,毕竟悬念感还是要留一份的。

全新的 macOS 26,据说要从 Apple Vision Pro 取经。
当然,Mac、iPhone 和 iPad 不会完全变成 visionOS 的样子。但是 visionOS 确实展示了苹果最新的用户界面设计,所以至少一些元素,比如窗口设计,可能会被“移植”到 Mac 上。这倒也符合苹果一贯的作风:好的东西,能通用就通用,能省事儿就省事儿。
不过,这些改动总得有功能上的好处。苹果不会简单地把一个看起来“漂亮”的设计搬过来,它首先需要为 Mac 用户提供更好的清晰度或可用性。不然,就成了“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
然而,每次有关于苹果的传闻,后续的猜测总是接踵而至。这一次,关于“Solarium”更新将把 visionOS 风格的设计带到 Mac 上的传闻,又引发了一些人猜测:触摸屏 MacBook Pro 可能也要来了?
这些年,关于苹果考虑推出触摸屏 Mac 的线索实在是太多了,多的让人没法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从 iPad Pro 越来越靠近 Mac 的生产力属性,到苹果自研芯片性能的飞跃,似乎都在为触摸屏 Mac 铺路。但苹果向来喜欢“挤牙膏”,真要等到触摸屏 Mac 出现,估计又得等上几年。
但苹果在选择何时发布什么产品方面,向来是“老谋深算”。即便 macOS 26 可以支持触摸屏,苹果也可能要等到推出触摸屏 MacBook Pro 的时候,才会正式揭晓。毕竟,发布一个系统功能,却没有对应的硬件,那不是白白浪费了大新闻吗?
理论上,苹果可以在 WWDC 上发布设备,但这个大会名义上是面向开发者的。虽然公司确实在 WWDC 上推出过新硬件,但通常都是开发者需要与之协作的设备。比如 2020 年,苹果就在 WWDC 上公布了首批 Apple Silicon 硬件,尤其是那个针对开发者的转换套件。这波操作,可以说是“师出有名”。
不过,增加触摸屏似乎不会给开发者带来多少——甚至没有任何——额外的工作量。所以,光是这个理由,似乎不足以支撑 WWDC 发布触摸屏 MacBook Pro 的预期。更何况,目前来看,下一代 MacBook Pro 似乎要到 2025 年晚些时候才能亮相。所以,如果你抱着触摸屏 MacBook Pro 的期待去看 WWDC,多半要失望而归。
苹果 2025 至 2026 年版本发布:挤牙膏的艺术?
近些年,尤其是在 2024 年随着 Apple Intelligence 的推出,苹果似乎更倾向于“错峰发布”其操作系统的各项新功能。所以,与其指望所有新东西都在 2025 年 9 月的公开版本中一股脑地出现,不如觉得它们更可能分散到 2026 年。这招叫“细水长流”,也叫“持续吊胃口”。
从 Apple Intelligence 现在的进展来看,可以肯定这种“分散发布”还会再次上演。而且,可以打赌,无论 Apple Intelligence 的哪些功能得到更新,它们肯定都会先在 iPhone 上“尝鲜”。毕竟,iPhone 才是苹果的“亲儿子”,Mac 这种“继子”,优先级总是要往后稍稍。
尽管如此,外界一直普遍预期 Siri 将在 macOS 26 和苹果其他操作系统阵容中获得重大更新。这主要会是 2024 年随 Apple Intelligence 一同承诺的那个更新,不过最初人们以为会有更多内容。但这年头,苹果的“承诺”里,总得留点“水分”。
具体来说,此前有反复报道称,Siri 可能还会集成类似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也许它最终还是会来,但最新的传闻表明,今年的 WWDC 将是一个“缩水版”,而像聊天机器人这样的功能,则会推迟到 2026 年公布。这下好了,等功能等得黄花菜都凉了。Siri 这些年,非但没有进步,在性能、准确性乃至可用性方面,反而持续“倒退”,早就该好好“回炉重造”了。现在看来,还要继续拖。

Siri 2026 年可能才会用上大模型。
不过,这已经开始涉及到 macOS 的“愿望清单”了,而有些功能,要么是预计会来,要么是已经确定会来。
已知会有的功能:残障人士福利,还是“作秀”?
苹果对其操作系统细节的保密工作向来做得“滴水不漏”,除了每年 5 月份,它会提前公布一大堆辅助功能。这些是苹果正在开发的最新的辅助功能,虽然公司从未具体说明何时发布,但它们都会出现在下一个主要操作系统更新中。这种提前公布,到底是真心关注残障人士,还是营销手段,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些辅助功能涵盖了 iPhone——在那里它们可以说是最实用——但也包括 Mac 独有的功能。比如放大镜和辅助阅读器。
前者将 iPhone 上已经存在多年的放大镜功能带到了 Mac 上。用户可以使用外接摄像头——不是任何内置的 Mac 自拍镜头——将镜头对准他们看不清的任何东西。这功能,听起来有点“鸡肋”,毕竟 Mac 这种设备,需要放大镜的场景,真的很多吗?而且,还得是外接摄像头,内置的摄像头都用不上,苹果在这方面,倒是一点不“吝啬”给用户增加复杂度。

放大文字并将已连接的 iPhone 带到 Mac 上以实现放大镜功能
同样,辅助阅读器是为视障人士准备的。它与 Safari 中现有的阅读器视图类似,但提供更多、更细致的控制,可以改变字体、间距和颜色,使阅读更容易。这个功能听起来还算实用,但问题是,对于视障人士来说,有多少人是只用 Mac 不用 iPhone 或者 iPad 的呢?毕竟,在移动设备上,这些功能可能更方便。
Mac 用户还将获得新的盲文辅助功能,包括打开盲文就绪格式 (BRF) 文件的能力。此外,一个启动器将允许用户通过连接的设备或盲文屏幕输入来打开任何应用程序。这些功能,对特定的用户群体来说,确实有帮助,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基本无感。
苹果还表示,它将在 App Store 中引入所谓的“辅助功能营养标签”。这意味着用户在下载应用程序之前,就能看到该应用程序具备或支持哪些辅助功能。这倒是件好事,至少让那些真的有需求的用户,能更便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 App。但苹果的 App Store,审核机制一直备受诟病,这个“营养标签”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还得看后续的执行力度。
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都是“饼”!
有传闻称,苹果将宣布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中支持 Google Gemini。目前 Apple Intelligence 只支持 ChatGPT,但苹果承诺会支持更多服务,而且 Google 也表现得很积极。这说明,苹果在 AI 领域,可能还是无法“一家独大”,得寻求外部合作。这对于用户来说,或许是好事,能有更多选择。
说到 Apple Intelligence,还有传闻称 iPhone 将获得一个 AI 驱动的电池健康系统。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日历显示你有一个早上 6 点的会议,iPhone 就会知道需要完全充电,而不是等到你通常早上 8 点起床才充。如果这个功能真的能实现,那确实能提高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效率。但苹果在电池管理方面,向来是“遮遮掩掩”,真能把 AI 用到“实处”,那就有点“破天荒”了。
如果这个功能真的能用到 iPhone 上,那么苹果也很容易将其应用到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上。但问题是,苹果至少从 iPhone 15 开始就在研究 iOS 电池健康系统,但其中一些功能还没有移植到 Mac 上。这又回到了“挤牙膏”和“亲儿子”论的怪圈。
游戏和智能家居功能:苹果的“野心”?
鉴于苹果最近收购了游戏公司“Sneaky Sasquatch”的开发商,它在游戏方面的野心显然超出了目前的 Apple Arcade 平台。这可能意味着苹果将会在 macOS 上发力游戏,但 Macintosh 历来也不是一个以游戏闻名的平台,这波操作能否带来惊喜,还是个“问号”。
随后,有传闻称苹果将在 WWDC 2025 上公布一款游戏应用程序。外界预计苹果希望将其设备打造成游戏平台,因此会在所有设备上推出这款游戏。如果真的如此,那对 Mac 游戏生态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但对于那些习惯了在 Windows 上玩游戏的玩家来说,Mac 平台的劣势还很明显。

苹果可能会推出 homeOS 作为新的软件平台。
苹果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将其设备打造成智能家居的核心,并拥有 HomeKit 服务多年。现在还有传闻称,一个新的 homeOS 将在 WWDC 上公布。如果真的发布,苹果可能会在 iPhone、iPad 上展示其应用,甚至可能在预期中但尚未公布的 Home Hub 上展示。然而,homeOS 将至少通过新的 Home 应用整合到 macOS 中。这就意味着,Mac 也将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之一。但相对于手机和平板,Mac 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可能并没有那么突出。
谁能用上新功能?老设备又要被抛弃了?
每年,都会出现一个问题:最新的 macOS 可能会有系统要求,导致它无法在像前一个版本那样多的 Mac 上运行。过去,这通常意味着有一条清晰的界线,有些 Mac 支持新操作系统,有些则不支持。这种“淘汰”机制,对于老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刺”。

macOS 26 可能不支持 2018 款 MacBook Pro 或 2017 款 iMac Pro。
然而,自从苹果从 Intel 转向 Apple Silicon 之后,这条界线就模糊了。每个 macOS 版本都为这两种处理器发布了,但有些功能不得不从 Intel 版本中排除。这对于还在坚守 Intel Mac 的用户来说,体验无疑是“打折”的。
这一次,有传闻称,一些著名的 Intel Mac 将无法运行 macOS 26。其中包括:
- 2018 年的 MacBook Pro
- 2020 年的 Intel MacBook Air
- 2017 年的 iMac Pro
- 2018 年的 Mac mini
这些设备目前都支持 macOS Sequoia,但它们也是能运行该操作系统的最老的 Mac。因此,如果它们无法支持 macOS 26,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苹果总得找个理由让用户“升级换代”。
然而,这确实意味着苹果支持最新 macOS 的 Intel Mac 数量正在减少。甚至,这可能是任何非 Apple Silicon Mac 获得支持的最后一年。这意味着,手持 Intel Mac 的用户,可能真的要考虑“换车”了,不然未来可能连新系统都用不上,更别提那些新功能了。
WWDC 2025 与 macOS:希望别再“画大饼”
长期以来,WWDC 上最受关注的都是 iPhone,但每年 Mac 都会获得一些新功能。当然,不能像 2020 年 macOS Big Sur 那样,感觉是对 Mac 的一次“大修”。
然而,如果传闻属实,WWDC 2025 对 Mac 而言,将会是比 Big Sur 更加“激进”的变化。但愿这次不是又一次“画大饼”,毕竟用户已经听腻了各种“传说”和“史诗级更新”了。实际用下来,很多功能都平平无奇。
所有内容都将在 2025 年 6 月 9 日的主题演讲上公布,届时开发者测试版也无疑会同步或很快发布。公共测试版会在几周后跟进。但即便是开发者,也不会把新的 macOS 装到他们的主力生产机器上。毕竟,测试版意味着不稳定性,谁也不想因为系统 Bug 导致工作中断。所以,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安装任何测试版,而是等到 9 月份 macOS 26 正式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