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苹果产品又双叒叕和各种离奇古怪的犯罪事件搅合在一起了。从诈骗、枪击到加密货币盗窃,iPhone、iPad和AirTag简直成了“犯罪现场直播”的常客。就这,还有人吹嘘苹果生态闭环多么安全?真是啪啪打脸!
所谓“苹果生态闭环”,在这些破事面前,简直就是笑话。一个手机丢了都能神游中国,一个iPad都能被山寨货掉包,一个AirTag都能被拿来跟踪前女友。苹果,你还能再“惊喜”一点吗?
论山寨iPad骗局:中国的“天才”少年
一个24岁的中国小伙,竟然因为在Target百货“退货”140台假iPad,被判刑了。这操作真是骚断腿!据说他和女友靠这招骗了16.3万美元的礼品卡,有时候还用礼品卡再去买真iPad,再换成假的。这智商,用在正道上不好吗?
等等,怎么这个小伙子还可能被遣返到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这剧情反转有点意思,是不是暗示他有别的“身份”?这种跨国骗局,光靠山寨iPad就能玩得这么溜,苹果的防伪机制是摆设吗?
因iPhone引发的枪击案:NBA名宿也“躺枪”
前NBA球星肖恩·坎普,为了一个iPhone,竟然在西雅图打了人。当然,他本人声称是正当防卫,因为有人偷了他的iPhone。这事儿听起来就离谱,一个NBA球星,用得着为了一个iPhone动枪吗?
被盗iPhone引发的暴力事件,这锅苹果得背一部分。如果iPhone的防盗功能更强,或者能让用户更安心,也许就不会有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发生。所以,iPhone的安全性,到底在哪儿?
加密货币盗窃案:iCloud成了“帮凶”?
司法部门最近起诉了12个人,涉嫌2.6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盗窃案。据称,为了追踪受害者,这帮人竟然还动用了iCloud账户。我的天,iCloud不是号称安全加密吗?怎么就成了犯罪分子的“工具”了?
这起案件简直是给苹果的iCloud安全体系狠狠一击。用户的数据,尤其是隐私数据,居然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来追踪位置。苹果,你的安全宣传简直就是个笑话!
被盗iPhone的奇幻漂流:从夏洛特到中国
一个夏洛特女士的iPhone在酒吧被偷,几天后竟然出现在了中国的深圳!这速度,这路径,简直比物流还快。小偷先把它弄到迈阿密,然后打包发往中国。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虽然无法确定这台iPhone是否最终流向了深圳的“被盗iPhone大楼”,但这种跨国销赃渠道,苹果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阻断吗?“查找”功能形同虚设,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帕萨迪纳苹果店门口的“枪战”:新闻采访变“好莱坞现场”
一个新闻摄制组在帕萨迪纳的苹果店门口,竟然碰上了一个携带多把长枪的“暴躁老哥”。这哥们一边打电话讨论抚养权纠纷,一边打开枪盒炫耀枪支,甚至还问路人要不要看他的枪。这画面,简直是美国治安的缩影!
虽然这事儿和苹果产品本身没啥直接关系,但发生在苹果店门口,还是挺讽刺的。连这种“安全”的购物场所周边都这么乱,苹果的“高贵”形象还能维持多久?
俄亥俄州苹果店盗刷事件:女贼“光顾”
俄亥俄州警方正在通缉一名女子,她四月份在当地苹果店用偷来的信用卡进行了消费。

比弗克里克警察局的通缉令
又是盗刷信用卡!苹果店的安保措施呢?难道就任由这种犯罪行为发生?这种屡屡发生的盗刷事件,让消费者怎么信任苹果的支付体系?
俄亥俄州男用AirTag跟踪前女友:苹果又添“跟踪神器”
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了一名男子,他竟然用AirTag跟踪前女友。据说他前女友收到定位提醒后报了警,而这哥们也坦诚是为了查她有没有“见别人”。AirTag的这种滥用行为,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虽然俄亥俄州通过了禁止通过AirTag跟踪的法案,但这只是冰山一角。AirTag的这种设计,从一开始就存在被滥用的风险。苹果当初在设计时难道没考虑过这些吗?为了那么点销量,就牺牲用户的安全和隐私?
心碎时刻:女子在为兄长做心肺复苏时iPhone被盗
最令人发指的是,一名英国女子在为她的车祸重伤的兄弟做心肺复苏时,她的iPhone竟然被偷了。她把iPhone放在警车顶上,结果就这么不翼而飞。更悲剧的是,她的兄弟最终也没能抢救过来。
这种行为简直是人神共愤!小偷连这种时候都敢下手,简直毫无人性。当然,这事不能直接怪苹果,但看到这么多与苹果产品相关的犯罪事件,真的让人对这个品牌的“安全光环”产生深深的怀疑。
总而言之,苹果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似乎成了犯罪的温床。这些案例再一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多么“高大上”的品牌,也无法脱离社会治安的现实。苹果公司,是不是应该更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防盗机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华丽的宣传层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