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来调整其App Store规则,使其符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的“反规避”条款,否则,罚款将接踵而至。
早在4月23日,欧盟就屡次被爆出将对苹果和Meta公司延缓开出罚单,但最终,欧盟还是出手了。直接宣布将对两家公司处以数百万欧元的罚款,理由是未能遵守《数字市场法案》的规定。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5月2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此事的完整裁决。这份长达67页的文件详细列出了苹果公司因未能遵守规定而将受到的具体惩罚。
简单来说,苹果被罚款5亿欧元(约合5.67亿美元),并被要求在三个月内向欧盟委员会支付。如果逾期未付,还将面临滞纳金。
此外,苹果还需要在收到4月份通知的60天内进行整改,停止不符合《数字市场法案》的行为。否则,苹果将面临“定期罚款”,金额待定,直到其完全合规为止。
不合规的“反规避”条款
此次裁决的重点在于苹果的“反规避”规则是如何实施的,以及为何其不符合DMA的要求。最初,苹果禁止开发者告知消费者,可以通过非苹果系统的方式支付服务和功能费用。
在监管压力下,苹果确实修改了其规则,但修改方式并未满足《数字市场法案》的要求。这些改动包括允许开发者与用户分享外部链接,但却附加了诸多限制。
苹果为了弥补其应用内购买机制(In-App Purchases)30%分成的损失,新增了一项要求,即对发生在App Store系统之外的这些交易,收取高达27%的“苹果税”。
在裁决中,欧盟认为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商业条款,都未能遵守规定,因为它们限制了开发者在应用内推广非App Store销售渠道的能力。欧盟还认为强行收取高额佣金而非免费推广是一个问题,并且将跳转链接限制为每个应用一个URL的做法也存在问题。简而言之,苹果试图通过表面合规来继续其封闭生态的利润模式,这显然没能逃过监管的眼睛。
裁决书反复驳斥了苹果的各种辩解,例如其对法规中“免费”一词的定义,声称这在不同语言中存在细微差别。这种“咬文嚼字”式的辩解在监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至于罚款,苹果辩称不应该被罚款,理由是该法规相对新颖,并且苹果“真诚地努力”与欧盟委员会进行沟通。这种“卖乖”的说辞自然不会被采纳。
裁决书明确指出:“苹果所有不处以罚款或降低罚款金额的论点都站不住脚。”这无疑是对苹果傲慢姿态的直接否定。
等待上诉
尽管这份最终裁决的全面公布,似乎为始于2024年5月的法律行动画上了句号,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和许多其他高风险诉讼一样,上诉程序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最终尘埃落定。
苹果在最初裁决公布时就表示将提出上诉。苹果还借机指责欧盟对其存在歧视,并要求苹果将其技术免费提供给竞争对手公司。这种“受害者”姿态显然是其常用的公关手段,但能否奏效,还需时间检验。
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已正式提出上诉,也无法确认苹果是否已支付了5亿欧元罚款。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苹果税”之争,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