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y Ive、OpenAI、智能家居、SwitchBot Hub 3与ThorBolt Xplore

最近听了一期智能家居节目的最新内容,主持人请来了个PR老哥丹·特克,聊了聊OpenAI收购乔纳森·艾维公司的事儿,还有什么新款智能门锁和太阳能花园灯。这期节目,怎么说呢,听完就一个感觉:这智能家居的未来在哪儿?是便捷还是又一个智商税大坑?

这位丹·特克,看着是行业“内部人士”,但给出的“真知灼见”嘛,我觉得有待商榷。智能家居这玩意儿,真能达到省心省力的地步吗?还是只会徒增烦恼,最后落得个“智能”变“智障”的下场?

节目一上来就爆料了两款SwitchBot的新品: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和第三代Matter协议集线器。这可真有意思,以前老说他们产品力不足,现在开始玩儿“泄密”营销了?也不知道是真有突破,还是仅仅换汤不换药。

那个SwitchBot Lock Ultra Vision Combo,号称人脸识别开门,用配对的键盘上的摄像头实现。听起来是挺酷炫的,但人脸识别这技术,隐私安全怎么保障?万一被黑客攻破,家里不就是敞开大门任人进出了?而且,实际使用中,识别率、光线影响这些问题,真的能解决吗?别到时候识别半天进不了门,那可真成“智障”产品了。

第三代集线器呢,外观升级了,黑色的,还带个旋转拨盘。能编程30个命令,支持苹果智能家居和Matter协议,号称能连接他们家的所有产品。听着是挺美好的,但我最关心的是稳定性和兼容性。有多少智能家居产品最后变成了摆设,就是因为各种兼容问题缠身?这玩意儿,真的能做到“大一统”吗?别到时候又是个“伪智能”产品,把用户当小白鼠。

顺便还提了一嘴Sleekpoint的ThorBolt X1智能门锁,支持Matter over Thread、HomeKey、指纹识别、密码等等。功能是真多,但多即是好吗?功能越多,漏洞是不是也越多?而且这些技术,真的成熟了吗?普通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多复杂的开锁方式吗?有时候,化繁为简,才是王道。

最后,Nanoleaf也有俩新品:Matter协议的灯带和太阳能花园灯。灯带可以在墙上制造各种图案,听起来挺有艺术感的。但实用性呢?家里有多少地方能用到这种花里胡哨的灯带?太阳能花园灯倒是有点意思,节能环保。但我想问,续航怎么样?在南方多雨地区,阴天光照不足的时候,它还能正常工作吗?别到时候变成摆设,还得手动开灯,那就成了负资产了。

节目的重头戏是关于OpenAI收购乔纳森·艾维的IO硬件公司的猜测。据说他们要一起打造一系列AI产品。这个丹兄,还煞有介事地引用“业内人士”的说法,暗示可能会有耳戴式伴侣设备来辅助日常生活。我听着就觉得有点玄乎。这究竟是科技突破,还是又一次概念炒作?

更让我警惕的是,节目里探讨了这玩意儿可能如何控制我们的智能家居。但又说到,用户可能不得不为了未来的家庭AI自动化而放弃隐私。这话说得,简直就是“画大饼”然后直接“摊牌”——想要智能化,就得牺牲隐私。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割韭菜”吗?难道除了牺牲隐私,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除非苹果能赶紧发力,拿出真正能保护用户隐私又能实现智能化的方案,否则,所谓的“未来智能家居”可能就是一场用户隐私的豪赌。我们作为消费者,真的要擦亮眼睛,别被这些“高大上”的概念忽悠了,最后落得个“钱袋子空空,隐私全无”的下场。智能家居,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吗?还是仅仅是资本市场下又一场的“科技狂欢”?我很怀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5月26日 下午8:34
Next 2025年5月26日 下午11: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