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尼·艾维AI设备泄露,引人入胜的细节

OpenAI 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 Jony Ive 和 Sam Altman 的 AI 创业公司。两人已经向员工分享了关于他们高度机密设备的一些暗示。

经过数周的猜测,OpenAI 宣布收购 Jony Ive 和 Sam Altman 的 AI 创业公司,交易金额高达 65 亿美元。OpenAI 公布了一段视频,泛泛地讨论了 Ive 和 Altman 的合作。随后,关于他们合作的更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这笔巨额收购,一方面体现了AI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未来人机交互方式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Altman 在 2025 年 5 月 21 日星期三的会议上告诉 OpenAI 的员工,他们的目标是交付 1 亿个 AI “伴侣”。他将其描述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公司能做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成就。”

Altman 说道,“我们不会真的在第一天就交付 1 亿台设备”。但他接着表示,OpenAI 将以“比任何公司以往交付 1 亿件新产品都要快”的速度交付这一数量的设备。这个目标显示了 Altman 对该项目的巨大信心,也反映了AI技术快速商业化的趋势。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技术、生产和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密的规划和执行。

设备的功能与定位

据报道,Altman 和 Ive 随后告诉员工,该设备的定位是用户的第三款设备,放在 iPhone 和 MacBook Pro 之后。它可以放在桌面上或口袋里,而且不会引人注目。这种“第三款设备”的定位,意味着它不会完全取代手机或电脑,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提供更个性化、更智能化的服务。这种差异化的定位,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据说该设备能完全感知用户的周围环境,甚至他们的生活。尽管主要谈论的是单个设备,但 Altman 也表示它将是“一系列设备”,而 Ive 将其称为“一场新的设计运动”。 这种模糊的描述,暗示了该设备可能采用多种形态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同时,“新的设计运动”的说法,也表明 Ive 试图在该设备上融入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引领未来设备的设计潮流。

在谈到他们最初的计划以及最终需要与 OpenAI 合作时,两人表示他们曾打算让 Ive 的创业公司构建和销售自己的设备,并使用 OpenAI 的技术。Altman 说,正是因为该设备不仅仅是一个配件,而是使用 OpenAI 的核心要素,两家公司才必须合并。这一段话揭示了收购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该设备与 OpenAI 的 AI 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只有通过合并,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产品的最佳效果。

Altman 说:“我们 [Ive 和 Altman] 都对这个想法感到兴奋,如果你订阅了 ChatGPT,我们应该直接邮寄给你最新的电脑,然后你就应该使用这些电脑。” 这种“订阅+硬件”的模式,类似于苹果的软硬件一体化战略,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便捷的使用体验。通过将软件和硬件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优化性能,提升用户粘性,从而在长期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据报道,Ive 和 Altman 最终认为现有设备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具体来说,目前的笔记本电脑或网站都还不够。这表明他们对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并不满意,认为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这可能是促使他们开发新型设备的根本原因。

Altman 说,目前对 AI 的使用“并不是科幻小说中 AI 应该做到的那种程度,即在各个方面为你赋能,我认为这些模型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此前已有报道称,该设备不会是智能手机,Altman 现在也表示它不是一副眼镜。据说 Jony Ive 对制造可穿戴设备持怀疑态度。这排除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设备形态,暗示了该设备可能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交互方式。至于具体会是什么形态,还有待进一步的揭露。

下一步是什么

众所周知,Jony Ive 的“io”公司开发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原型阶段,因为 Altman 已经公开表示他已经能够把一个原型机带回家,并“一起生活”。

在这次会议上,据报道 Altman 告诉员工,他的目标是在 2026 年底前发布该设备。发布一款全新的设备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和测试过程,2026 年底的时间表显示了 OpenAI 对该项目的重视和投入。

他还表示,收购 Ive 的“io”公司可能会为 OpenAI 增加 1 万亿美元的价值。这一数字的估值是否合理还需时间验证,但它体现了 Altman 对该项目的巨大期望,也反映了 AI 技术对于企业价值增长的巨大潜力。

在 OpenAI 收购该公司之前,有报道称 Jony Ive 正在为该设备寻求 10 亿美元的资金。包括 Laurene Powell Jobs 在内的投资者据称已经进行了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5月22日 下午5:09
Next 2025年5月22日 下午7: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