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座新厂启用:苹果加速转移美版iPhone生产,摆脱中国依赖难实现

AiSiri网4月30日消息,美国关税大棒悬顶,苹果正在加速“去中国化”的步伐,试图将更多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线搬离大陆。最新消息显示,印度再添两座iPhone新工厂,相继启动运营。

率先开工的是塔塔电子(Tata Electronics)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都邦霍苏尔(Hosur)的生产基地。目前该工厂已启动一条组装线,初期主要负责生产上一代iPhone机型。这无疑是印度本土企业在苹果供应链中地位提升的重要一步。

另一座工厂则是富士康(鸿海)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Bengaluru)大手笔投资26亿美元兴建的新厂。据悉,该厂也将在未来几天内开始初步运营,同样以单一组装线起步。

重头戏在于,这座新建的富士康工厂预计每小时可组装300至500部iPhone,并且将主要负责组装即将推出的iPhone 16和iPhone 16e系列。这意味着印度有望首次参与苹果最新旗舰机型的生产,意义非凡。

在就业方面,富士康的印度新厂预计到2027年底将吸纳多达5万名员工。如此规模的投资,无疑表明苹果对印度市场产能扩张的强烈决心。

当然,苹果也在积极响应老美“制造业回流”的号召,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本土投资5000亿美元,预计创造约2万个工作岗位,虽然这个数字相比印度而言,显得有些“小气”。

报道指出,苹果的终极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将大部分销往美国市场的iPhone组装业务转移出中国,由印度全面接手。这背后的驱动力,除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还是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毕竟,尽管苹果目前仍享有特朗普时代的关税豁免,但谁也不敢保证这种优惠政策能持续多久。

不过,即使苹果决心满满,想彻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也绝非易事。此前有分析显示,一部iPhone包含多达2700个部件,来自全球700多个生产基地,其中仅有不到5%的苹果供应商完全在中国境外运营。这意味着,即便组装环节转移到印度,核心零部件仍然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因此,苹果想要在美国或者印度完全独立制造iPhone,在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全球化分工的现状,决定了苹果的“去中国化”之路注定漫长而充满挑战。

印度两座新厂启用!苹果加速将美销售iPhone生产移出中国:但想独立制造几乎不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4月30日 上午10:52
Next 2025年4月30日 下午7: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