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9:47:00AI Siri网最新消息】

有报道称,苹果公司计划大幅加快在印度的生产力度,并可能尝试在2026年底前将几乎所有销往美国的iPhone 18从印度进口。然而,对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存在诸多值得怀疑之处。
苹果公司在印度生产iPhone已有数年。关于有多少出口到美国的设备来自印度,各方观点不一。如果《金融时报》的报道属实,那么未来20个月内,这个数字将会大幅增长。
尽管目标远大,但该报道的真实性值得商榷。目前,印度每年生产约4000万部iPhone,用于满足当地销售以及出口需求,约占苹果全球iPhone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2023年末,苹果公司曾希望在2024年底前将印度iPhone产量翻番,达到全球总产量的25%左右,但并未完全实现,实际增至全球需求的15%左右。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公司希望在2025年将全球组装份额再增加10%。即便如此,也无法达到《金融时报》报道中的预测水平。
即使10%的目标能够实现,并且苹果公司能够将所有印度生产的产品都运往美国,也意味着印度每年的iPhone组装量需要增加约1800万部。这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年度增长,大约是目前每年实际增长量的两倍。
更实际的情况是,考虑到苹果公司为了获得在印度生产的许可,必须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一部分iPhone,该公司在印度的年产量需要增加约2500万部,这无疑更具挑战性。
此外,即便上述目标可以实现,还需要得到中国政府的配合,并确保富士康和立讯精密等中国公司能够参与其中。此前,苹果公司员工和供应商在印度获取工作签证以改善供应链方面就曾遇到困难。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部门也曾与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和其他制造商进行沟通,试图阻止他们将零件组装生产转移到中国境外,理由是担心会影响就业。
中国iPhone组装线通常采用两班倒工作制,每班12小时,而印度的劳动法规定苹果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必须实行三班倒,每班8小时。这意味着在印度需要雇用比中国更多的工人。尽管苹果公司曾成功游说政府允许实行12小时工作制,但由于工人不满,这一制度并未得到实施。
将零件组装线转移到印度也存在问题。在印度采购关键零部件,并达到苹果公司要求的质量标准,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有关部门还经常在没有任何官方解释的情况下,延迟或阻止iPhone制造设备运往印度。即使设备运抵印度,使用也存在问题,因为一些系统菜单是中文的,导致当地工人难以使用。
《金融时报》报道的消息来源尚不明确,且其对该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仅引用了未具名的知情人士。
综合上述因素,苹果公司要在短短两年内将几乎所有销往美国的iPhone转移到印度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不仅需要苹果公司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还需要克服来自劳动力、供应链、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阻碍。因此,对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我们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