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06:08:00AI Siri网最新消息】

苹果公司之前放弃的Bongo项目最近在一项专利申请中浮出水面,这意味着我们未来有可能在iPhone上看到触觉按键。
早在2022年,苹果就曾设想在更高端的iPhone型号上增加触觉音量和电源按钮。相对于iPhone 14系列上使用的标准按钮,新的触觉按钮将集成一个专用的触觉引擎,用于振动反馈。
这一改变原本也旨在区分苹果的基础款iPhone和更昂贵的“Pro”系列。然而,在2023年4月,该硬件突然从iPhone 15 Pro中移除,当时人们认为Bongo设计的所有工作都已停止。令人惊讶的是,苹果已经为其触觉按钮设计提交了专利申请。
虽然该专利申请是在2023年9月提交的,但苹果直到2025年4月才公开,这是苹果首次以任何形式承认Bongo设计。专利文件中包含了触觉按钮设计的描述和图示,但没有包含任何先前未知的信息。
据苹果内部人士透露,Project Bongo在开发过程中已经相当深入,甚至构建了完全工作的功能原型。即便如此,Bongo设计到目前为止尚未在任何大规模生产的iPhone版本中使用。
AppleInsider率先以EVT阶段的原型iPhone 15 Pro Max的形式展示了苹果的触觉按钮在真实硬件上的应用。 这是iPhone 15 Pro的最后一个版本,其中包含了Project Bongo,因为它在2023年4月突然从CRB和DVT阶段的单元设计中移除。
苹果还在iPhone 16系列的预生产原型机上测试了该设计。 后来,在一个iPhone 14 Pro的跌落测试原型机上发现了Bongo设计,该原型机配备了苹果触觉按钮的粗糙、非功能版本。
苹果触觉按钮设计的工作原理
早在苹果的专利公开之前,Bongo模块设计的细节就已经为人所知。 在我们详细介绍EVT阶段原型机的报告中,我们解释说,苹果的触觉按钮使用挠曲和应变计来检测压力变化。 简而言之,一旦检测到按压,就会向“Bongo触觉引擎”发送电信号。

苹果的专利申请概述了一种带有集成触觉引擎的按钮。 图片来源:Apple / USPTO
Bongo触觉引擎是一种电磁磁阻电机,由铁磁芯和铜线圈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螺线管。它通过在位于下方的吸引板上振荡,以与普通Taptic Engine相同的方式产生触觉反馈。
苹果的专利申请有效地描述了Bongo触觉引擎:
提示:触觉引擎可以包括一个铁芯和一个绕铁芯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的线圈。 铁芯可以由铁磁材料、亚铁磁材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例如,铁、铁氧体、钢、铁材料、永磁体、铁合金等)形成。
该专利申请还解释了整个过程的工作原理,与我们在2024年概述的相同:
提示:当用户按下按钮时,磁芯可能会稍微向吸引板移动。 连接到触觉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力传感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应变计)可用于检测用户的按下操作。 响应于处理器或其他电路检测到按压,可以将电信号施加到线圈。 为了在按钮上产生触觉输出,可以激励围绕磁芯的线圈(例如,通过向线圈施加电流或电流波形的电路),这会导致磁芯被吸引到吸引板。
苹果的硬件描述最终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同技术的完全功能原型。 然而,仍然有待观察的是,Bongo设计是否会被重新用于未来的iPhone,或者完全用于其他用途。基于现有信息,苹果此举可能意在为未来的创新方向预留技术储备。
未来的苹果产品会配备触觉音量和电源按钮吗?
虽然苹果的专利申请最终没有提供有关其触觉按钮设计的新信息,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其中一部分提到,本文档中介绍的Bongo设计可能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苹果的触觉按钮设计已在iPhone 15 Pro的原型机上使用。 图片来源:AppleInsider
专利申请解释说,它也可以用于可穿戴设备、腕戴式设备、头戴式设备和“电子笔”。 这意味着触觉按钮模块有一天可能会出现在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或Apple Pencil上。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可能性,但它确实与2025年4月的一个传言相符。 泄密者Instant Digital声称,苹果“仍在调整固态按键的触觉设计以及长期使用后的可靠性。” 当时,他们还表示存在“误触问题”,并且“无法完美保证响应能力”。
从泄密者的说法和AppleInsider收到的有关Bongo项目的信息来看,苹果的触觉按钮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技术困难的困扰。 我们被告知该项目最初被搁置是因为测试结果不令人满意且硬件故障率高,而且这种情况似乎仍然存在。
尽管如此,苹果还是不厌其烦地为其容易出问题的触觉按钮模块提交了专利申请,并且该公司在三个不同的iPhone世代中测试了该设计。 Bongo设计有一天可能会以某种形式重新出现,并且该公司的专利申请强烈表明它并没有完全被丢弃。考虑到苹果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触觉反馈的持续优化是符合其一贯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