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宣布Apple Intelligence正式登陆Apple Vision Pro,但这条消息就像藏在服务器深处的彩蛋,有点姗姗来迟。与其说是重磅更新,倒不如说是苹果试图为Vision Pro打一剂强心针。
Vision Pro在散热、重量、高昂售价和销售遇冷等多重打击下,现在才加入苹果寄予厚望的AI大更新,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是亡羊补牢,试图挽回一局。
Apple Vision Pro,也许真的没那么乐观。
当贾维斯的梦想遭遇Siri的现实
Vision Pro这次的Apple Intelligence到底带来了什么?如果你期待革命性的功能,可能要失望了。
苹果Newsroom展示的AI功能包括:
写作工具:优化邮件、笔记等文本的语气,提供语法校对和修改建议。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的文字更nice。
ImagePlayground:生成各种主题和风格的独特图像,用于iMessage等应用。算是给你的数字生活加点花样。
Genmoji:根据描述生成原创表情符号,在iMessage里当贴纸用。让你的表情包与众不同。
自然语言搜索:用自然语言描述查找照片,并生成影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照片了。
这些功能与iPhone、Mac上的Apple Intelligence相比,除了UI差异,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并没有充分利用Vision Pro的特性,显得有些仓促。
我们期待的Vision Pro上的AI,应该是像钢铁侠的贾维斯那样,能在眼前构建3D图像,进行语音交互。也许问题在于,AI版的Siri还没准备好。Siri的进化之路漫长而曲折,甚至高层都进行了调整。
2011年Siri发布时的惊艳,与现在AI助手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去年WWDC后,Apple智能的发布曾让苹果股价飙升。如今WWDC25在即,苹果能否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成果,市场又将如何反应?
AI填补不了生态的鸿沟
Vision Pro主打的“空间计算”,在现实使用中,却难以替代 existing 产品。它不像iPhone那样方便携带,无法像FaceID+ApplePay那样流畅支付,重量也限制了长时间使用。Vision Pro的“杀手级应用”仍然悬而未决。
苹果坚信当iphone刚推出时,它的杀手级应用是“电话”,后来证明是AppStore,AppleWatch推出时,苹果认为其杀手应用是AppStore,结果证明是健康与健身,几乎所有苹果设备都在两三代后才明确走向,但Vision Pro不一样。
VR是一个泛用型计算平台,它等待的不是“杀手级应用”而是更好的质量和更合理的价格;AI是一个横向软件平台,它等的也不是“杀手级应用”,它本身只是让一切运行的更好,只要有输入设备和算力,AI就能让这个设备变得更加出色。
更讽刺的是,当VR行业期待苹果用生态整合能力打破硬件孤岛时,Vision Pro却建成了最昂贵的科技主题公园。
上面提到的价格、重量、续航等问题,Vision Pro都无法通过AI或“软件更新”来解决。这些是硬件层面的挑战。
库克时代的创新困局
沉浸式空间领域专家IrenaCronin曾表示,Vision Pro是一款过渡产品,“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会将全部精力投入智能眼镜的开发。”乔布斯生前也强调“创造美好事物”,但Vision Pro还不够“美好”。
Vision Pro的问题不在于功能缺失,而在于产品逻辑的根本性缺陷。当苹果试图用“空间计算”来包装一个与人类习惯相悖的设备时,再精妙的AI也只是空中楼阁。
这场耗资巨大的市场实验或许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改变世界的设备,是那些解决了既有问题,而非强迫人类适应新逻辑的产品。
或者在苹果实验室的某个角落,真正属于空间计算时代的贾维斯,正在等待它的托尼·史塔克,也许智能眼镜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