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4月15日消息,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美国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苹果首当其冲。然而,即使面临重压,将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对苹果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了解,苹果此前已对美国制造业环境进行过深入评估。结论是,支撑iPhone生产所需的完整配套供应链、高素质熟练技工,都并非短期内能够建立的。 PS:参考一下Mac Pro在美国制造的状况…这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问题,而是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的长期积累。
有分析指出,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地位难以被轻易取代。印度等国家或许能成为备选,但其体量与中国相比仍相形见绌。 比如,在巴西制造的iPhone,其零售价格是中国制造的两倍,且大部分零部件依然需要从亚洲进口。
成本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机构测算显示,在iPhone 16生产高峰期,中国工人的平均时薪约为人民币26元,并提供约人民币7500元的签约奖金。 而加州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每小时16.50美元。
这意味着,在美国组装和测试一部iPhone 的劳动力成本将飙升至200美元,远高于中国的40美元。 仅劳动力成本一项,就可能导致iPhone 16 Pro 价格上涨25%,达到约1500美元。
早前,美国宣布关税政策后,有分析师估计,“美国制造”的iPhone 价格可能高达3500美元。 更有甚者认为,苹果需要耗费300 亿美元巨资,并且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将10%的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除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美国技术工人的短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苹果CEO库克曾公开表示,美国缺乏足够的工具工程师。这些工程师负责操作和调整精密设备,将苹果的设计转化为现实产品。
即使iPhone最终选择在美国组装,其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从亚洲进口。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关税政策,目前仍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14.5%的关税。
因此,即使苹果将iPhone 搬回美国生产,仍然需要为进口的零部件支付关税,从而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