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何iPhone绝不可能回美国制造,其他国家也无法替代中国

AiSiri网4月15日消息,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美国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苹果首当其冲。然而,即使面临重压,将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对苹果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了解,苹果此前已对美国制造业环境进行过深入评估。结论是,支撑iPhone生产所需的完整配套供应链、高素质熟练技工,都并非短期内能够建立的。 PS:参考一下Mac Pro在美国制造的状况…这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问题,而是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的长期积累。

有分析指出,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地位难以被轻易取代。印度等国家或许能成为备选,但其体量与中国相比仍相形见绌。 比如,在巴西制造的iPhone,其零售价格是中国制造的两倍,且大部分零部件依然需要从亚洲进口。

成本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机构测算显示,在iPhone 16生产高峰期,中国工人的平均时薪约为人民币26元,并提供约人民币7500元的签约奖金。 而加州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每小时16.50美元。

这意味着,在美国组装和测试一部iPhone 的劳动力成本将飙升至200美元,远高于中国的40美元。 仅劳动力成本一项,就可能导致iPhone 16 Pro 价格上涨25%,达到约1500美元。

早前,美国宣布关税政策后,有分析师估计,“美国制造”的iPhone 价格可能高达3500美元。 更有甚者认为,苹果需要耗费300 亿美元巨资,并且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将10%的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除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美国技术工人的短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苹果CEO库克曾公开表示,美国缺乏足够的工具工程师。这些工程师负责操作和调整精密设备,将苹果的设计转化为现实产品。

即使iPhone最终选择在美国组装,其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从亚洲进口。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关税政策,目前仍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14.5%的关税。

因此,即使苹果将iPhone 搬回美国生产,仍然需要为进口的零部件支付关税,从而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

苹果:为何iPhone绝不可能回美国制造 其他国家也无法替代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4月15日 上午7:55
Next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