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相信经常关注数码圈的朋友们都知道,各大手机厂商拿自家产品对标 iPhone 早已司空见惯。从性能参数的正面较量,到外观设计的针锋相对,几乎每一场新品发布会,苹果都会不可避免地被拉出来“比拼一番”。

至于对比结果,大家也心知肚明,通常都是自家手机胜出,而且赢得“毫无悬念,理所当然”。毕竟,PPT 上的对比本质上就是一种策略性的展示,厂商自然会挑选具有优势的项目来“吊打”苹果,这是市场营销的常见手段。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然而,或许是经过多年“干翻苹果”口号的宣传,厂商们逐渐意识到,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忠诚度依然很高。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策略发生了一些转变——各大厂商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标,而是转为积极“兼容”苹果,希望以此来吸引潜在用户。

最近,笔者体验了多家厂商在“强兼容”苹果方面做出的努力,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在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某些安卓手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 iPhone,一些苹果尚未实现的功能,安卓阵营已经率先推出。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以文件互传为例。过去,安卓手机与 iPhone 互传照片、视频等文件,通常需要借助 QQ、微信等第三方应用,或者在两台手机上分别安装互传工具。现在,OPPO、vivo、小米等厂商已经让自家手机支持与苹果设备互传文件,大大简化了流程。

举例来说,只需在苹果设备上安装“O+ 互联”,即可实现 OPPO 手机与苹果设备之间的文件互传。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除了实况照片,它还支持传输图片、视频、文档等各类文件,在传输类型上几乎与苹果的隔空投送没有区别。此外,基于 NFC 技术,该功能还支持“碰一碰”快速连接。

在 OPPO 手机相册中选择照片并点击分享后,将手机靠近 iPhone,iPhone 会自动弹出提示卡片,点击“打开”即可自动跳转到“O+ 互联”进行配对,相比手动打开 APP 再进行配对,操作更加便捷。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与 OPPO 类似,小米手机与苹果设备互传文件也需要在苹果设备上下载“小米互联服务”APP。安装完成后,即可跨设备无线传输包括实况照片、图片和视频在内的各种文件。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不过,小米互传文件的方式与 OPPO 略有不同。OPPO 支持 NFC,即使未打开 APP 也能唤出互传程序,而小米则需要手动打开 APP。

此外,小米互传文件时需要先在 APP 中登录小米账号,并且两台设备需要在同一局域网内,或者手动让苹果设备连接小米手机的热点,否则 APP 可能无法检测到安卓手机。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可以看出,“小米互联服务”更像是一款专为拥有多台设备的用户打造的文件传输工具,旨在方便用户在自己的设备之间互传文件。它更多地考虑了小米生态内部的互联互通。

但如果用户想要将小米手机上的照片分享给其他苹果用户,操作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vivo 则通过“互传”APP 实现类似功能。与“O+ 互联”一样,使用前无需登录 vivo 账号,但在跨设备传输文件时,仍需要在 APP 中扫描二维码,让 iPhone 连接 vivo 手机的热点。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实际测试显示,照片、视频、文档等文件可以正常传输,但实况照片传输后,会在另一台设备上“分裂”成照片和视频两个文件,在兼容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表明部分安卓厂商在兼容苹果特有文件格式方面还有待优化,需要进一步提升软件算法和编码能力。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总的来说,尽管这三家厂商提供的互传方式在体验上与原生隔空投送存在一定差距,但至少没有广告,传输速度也相对稳定,安全性也更高,因此在整体体验上仍然优于第三方互传工具。连接方式方面,需要连接热点或在同一局域网内,使得其便捷性与苹果的无缝体验相比略逊一筹。但这已经是一个显著的进步,表明安卓厂商正在努力提升跨平台互操作性。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但这还不是全部。通过“O+ 互联”,用户 even 可以在户外使用 OPPO 手机远程控制 Mac。实测表明,即使 Mac 处于锁屏状态,手机依然可以直接解锁电脑,而且还提供虚拟键鼠,方便用户进行快捷操作。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访问 Mac 上的文件、运行应用程序,并进行各种操作,极大地扩展了手机的功能。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更令人惊喜的是,如果在手机上进行分屏操作,例如左屏打开远程控制的 Mac 桌面,右屏打开手机微信,用户甚至可以直接在两者之间拖拽分享文件,操作体验非常流畅。这种无缝连接体现了安卓系统日益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跨平台互操作性。

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这才是真正的生态互联!OPPO的方案更偏向于打造以手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让手机成为控制中心,扩展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如果说 OPPO 的思路是让手机控制 Mac,那么小米的思路则恰好相反,它支持将小米手机镜像投屏到 Mac,然后用电脑控制手机,从而在 Mac 端也能使用安卓 APP。这对于需要在电脑上使用安卓应用的场景非常有用,例如游戏、社交、办公等。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想要用手机远程控制 Mac?目前仍然需要借助 TeamViewer、ToDesk 等第三方软件。不过,小米的优势在于不挑手机,无论是旗舰机还是千元机都能使用该功能,而 OPPO 目前只允许 Find N5 远程控制 Mac。这可能与不同型号手机的硬件性能和软件优化程度有关。

可以理解,实现远程操控需要投入不少运营成本。如果免费开放给所有机型,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相对来说,vivo 提供的互联互通功能是我体验下来最全面的。vivo似乎更倾向于构建一个完整的跨平台生态,将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无缝连接起来。

在 Mac 上下载“vivo 办公套件”后,你会发现 OPPO 支持的拖拽互传文件、便签与待办事项实时同步、远程手机操控 Mac;以及小米支持的手机投屏到电脑使用 Mac 控制等功能,vivo 几乎全部支持,一个都不落下。这表明vivo在功能整合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vivo 在功能全面性方面确实表现突出,几乎涵盖了竞争对手的所有主要功能。但在优化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例如,其投屏功能只支持 USB 有线投屏,无法像小米那样直接进行无线投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的灵活性。

此外,手机远程控制 Mac 功能,目前也只有 vivo 自家的 Pad 平板和 Fold 折叠屏才支持,普通直板机仍然无法使用。这可能与平板电脑和大屏折叠屏在多任务处理和显示方面的优势有关。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但不管怎么说,在兼容苹果生态方面,vivo 确实是这几家手机厂商中走得最远的。它的努力在于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功能,尽管部分功能在易用性和兼容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反映出vivo希望构建一个统一的、无缝的跨平台体验。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国产安卓手机厂商集体“攻略”苹果生态,这件事本身就颇具戏剧性。要知道,几年前,各家厂商还在自家发布会上把苹果当成“假想敌”,在参数、体验等方面全方位PK,一心想把苹果比下去。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风向突变,它们开始上演现实版偶像剧——“苹果能给你的,我能给;苹果不能给你的,我都能给”。

不仅如此,厂商们在生态上积极拥抱苹果,甚至恨不得把“iPhone 最佳替代品”直接印在宣传彩页上。这种转变反映了手机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调整,从直接对抗转向差异化竞争和生态融合。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至于原因,说白了还是觊觎苹果的市场份额。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 600 美元以上高端机市场,苹果和华为合计占据了 83% 的市场份额,其中苹果独占 54%,长期主导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这意味着在高端市场,苹果的品牌影响力仍然非常强大。

而剩余的高端市场份额,则由小米、vivo、OPPO 等厂商激烈争夺。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厂商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差异化优势。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国产安卓手机厂商一直在努力进军高端市场。但通过市场反馈和长期观察,它们发现单靠“参数堆砌”和“配置比拼”无法真正打动消费者。消费者往往难以感知参数差异带来的实际体验提升。因此,厂商开始转变策略,从硬件竞争转向生态建设和服务创新。

要不然凭借 iPhone 16 “祖传”的 60Hz 屏幕、27W 快充、8GB 内存,以及 1200 万像素摄像头,早就被安卓按在地上摩擦了,哪还好意思拿出来卖,但现实是苹果不仅敢拿出来,还敢把 128GB 乞丐版卖到 5999 元…尽管在硬件配置上存在短板,但苹果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iOS 生态体验和用户忠诚度,依然能够保持高溢价。

在去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iPhone 16 更是力压众多安卓旗舰,直接冲到销量榜前列。反观安卓阵营,只有红米一款主打性价比的中端机勉强挤进销量榜前三。大部分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了苹果。这进一步说明消费者对苹果品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仍然很高。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与苹果硬碰硬显然并不明智。因此,安卓厂商索性转变思路,既然无法超越,那就选择加入,兼容苹果生态。笔者认为,这些手机厂商可能早就计划好了——先用互传、跨设备操控等功能作为敲门砖,让果粉在保留 iPhone 的同时,也愿意尝试安卓手机提供的便利。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旨在通过差异化功能吸引用户。

等用户适应了快充续航、拍照等苹果的短板后,再用折叠屏、车机互联等创新功能持续输出,逐渐将 iPhone 从用户的选择清单中挤出去。这意味着安卓厂商希望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逐步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这种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前的安卓厂商只会强调自家手机在某些方面比 iPhone 更出色。然而,用户从 iPhone 切换到安卓手机后,往往会遇到各种不适应,导致最终很多人又会重新回到 iOS 阵营。而通过兼容苹果生态,安卓手机可以减少用户切换成本,降低用户流失率。因此,用户可以直接体验安卓系统的优势,而无需牺牲原有的iOS体验。

但现在不一样了,它们还会告诉用户,“我不仅比 iPhone 强,而且你从 iPhone 换成我的手机,完全不用担心适应不了 ”,这种策略看似在给苹果” 查漏补缺 “,实则等于是用开放的生态给苹果织了张大网——你封闭我就开放,你垄断我就兼容,先通过挖墙脚把果粉变成苹果安卓设备” 双持党 “,再伺机彻底完成最后的” 转正 “。这是一种更具战略性的市场策略。

各位千万别小瞧了这种策略。去年年末小米 15 系列发布后仅用一个月销量就突破了百万。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透露,除了小米自有品牌用户换机外,最大的用户群体来自 iPhone,占比约为 20%,相当于直接从苹果手中抢夺用户。这表明安卓厂商的兼容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OPPO 的情况也类似,OPPO Find X8 系列上市后的首个月,出货量就突破了 100 万台,直接带动 OPPO 在第四季度 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2%,显著冲击了苹果的市场份额。这说明安卓厂商的努力正在逐步转化为实际的市场成果。

发现没法干翻苹果后 手机厂商开始强行兼容苹果

因此,笔者认为,下一次购买手机时,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安卓阵营的优秀产品。也希望各大厂商继续努力,争取尽快实现对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的兼容,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选择! 这将进一步完善安卓生态,提升用户的选择自由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3月10日 下午11:30
Next 2025年3月11日 上午7: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