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3月10日消息,今日,根据研究机构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智能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级智能平板市场出货量为2879.2万台,同比2023年增长2.2%。
2024年,在线上市场的销量维度下,苹果、华为、小米、荣耀、联想位列前五,合计份额达69.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虽然头部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渐分散,其他品牌正在积极争取市场份额。
苹果线上销量份额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达到10.2个百分点,至27.4%,销量同比下降的跌幅更是高达22.7%。 苹果在平板电脑市场的颓势,一方面可能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与其产品迭代速度相对较慢有关。与其他品牌相比,苹果在某些功能和设计上的创新步伐似乎有所放缓。
在国产品牌中,华为凭借鸿蒙系统的跨设备协同等诸多优势,业绩表现的上涨最为明显,其在线上市场的市占率较2023年上涨了5.6个百分点,至20.8%,销量同比暴涨45.2%。 华为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鸿蒙生态的完善以及产品本身的差异化优势。尤其是在多设备协同方面,鸿蒙系统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线下市场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市场份额高达近50%。这可能得益于华为在线下渠道的深耕以及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线下市场的表现往往能反映一个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产品方面,华为MatePad 11.5″S在享受国补后,价格降至1699元,该产品的畅销有效弥补了自身中低端产品的不足。 这一定价策略也体现了华为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性,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小米在线上市场的销量市占率比2023年上涨1.5个百分点至11.1%,销量增速高达23.0%,这其中小米平板6 Pro的强劲表现功不可没。 小米以其一贯的高性价比策略,在中端市场获得了不错的表现。新款平板的成功,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市场的地位。
洛图科技认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衰退因素仍然在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而自身产品性价比不足,从而显得力不从心。 这一观点反映了市场对于苹果平板电脑定价的质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性价比往往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尽管苹果也曾推出降价活动,但仍未下沉至中低价位段,同时,创新功能相对滞后。 这表明苹果在市场策略上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应对来自其他品牌的挑战。
具体来说,iPad在屏幕尺寸、交互方式(如手写笔、键盘适配)等核心体验上迭代缓慢,远不能赶上国产智能平板的升级节奏。 国产平板厂商在功能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持续发力,如更快的处理器、更高的屏幕刷新率、更便捷的键盘和手写笔支持等,这些都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苹果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强创新,才能保持其竞争力。